兩年后,又掠取了瓜州(今甘肅安西東)和沙州(今甘肅敦煌東)。西夏勢力直抵玉門關,占據整個河西走廊。他營建宮室,講定禮儀制度,追尊李繼遷為皇帝,立李元昊為太子。宋明道元年(1032年)五月,宋仁宗因李德明素來對宋朝恭順,遣使持冊封李德明為夏王,車服旌旗的規制僅低天子一等。宋明道元年(1032年)十月,就在李德明萬事俱備,準備稱帝建國之際,突然去世,時年五十一歲。宋朝追贈李德明為太師、尚書令兼中書令。西夏建國后,追謚李德明為光圣皇帝,廟號太宗,陵號嘉陵。
李德明 劇照
十五、北宋
1.軒轅黃帝(生卒年不詳):中華民族的祖先,華夏第一位古帝,五帝之首。被尊祀為“人文初祖”。據說,他是少典與附寶之子,本姓公孫,后改姬姓,名軒轅。建都有熊(?今河南新鄭)?,也稱有熊氏。史載黃帝因有土德之瑞,故稱黃帝。黃帝在位期間,播百谷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始制衣冠、建舟車、制音律、作《黃帝內經》等。960年,后周禁軍大將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奪取帝位,建立宋朝。自稱是軒轅黃帝的后人,追封軒轅黃帝為圣祖皇帝。將玉皇大帝與圣祖皇帝一同祭祀。在各地建圣祖殿,當作神仙供奉。
2.趙玄朗(生卒年不詳):即趙公明,又名趙黑虎、趙玄壇、趙公元帥。在民間傳說中,趙公明是黃帝追封的財神。被視為華夏趙姓的先祖,以經商理念“以德為本、?以信為財”而聞名。??傳說他能役雷馭電、除瘟禳災、主持公道,掌賞罰訴訟、保病禳災,買賣求財,對天下黎民有造福之恩。960年,后周禁軍大將趙匡胤奪取帝位,建立宋朝,自稱是財神趙公明的嫡傳后人。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宋真宗追尊趙玄朗為天尊大帝。
趙玄朗 畫像
3.趙朓(生卒年不詳):幽州涿縣(今河北涿州市)人。唐朝時期大臣,趙匡胤的高祖父。歷任永清縣、文安縣、幽都縣縣令。960年,后周禁軍大將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奪取帝位,建立宋朝。追封高祖父趙朓為文獻皇帝,廟號僖祖。
4.趙珽(生卒年不詳):幽州涿縣(今河北涿州市)人。唐朝官員,趙匡胤的曾祖父。投靠盧龍節度使,出任幽州從事、御史中丞。960年,后周禁軍大將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奪取帝位,建立宋朝。追封曾祖父趙珽為惠元皇帝,廟號順祖,葬于康陵。
5.趙敬(生卒年不詳):幽州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五代時期大臣,趙匡胤的祖父。唐建立后,歷營、薊、涿三州刺史。周顯德年間,贈左衛上將軍。960年,后周禁軍大將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奪取帝位,建立宋朝。追封祖父為簡恭皇帝,廟號翼祖。
6.趙弘殷(899-956年):幽州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人。五代時期大臣,趙匡胤的父親,涿州刺史趙敬的兒子。出身官宦世家,驍勇善戰,擅長騎射。初事趙王王镕,救援后唐莊宗有功,負責管理禁軍。后漢時,大破節度使王景崇,出任護圣都指揮使。后周建立,參加淮南之戰,拜檢校司徒,冊封天水縣男,與兒子趙匡胤掌管禁軍。后周顯德三年(956年),去世,追贈太尉、武清軍節度使。960年,后周禁軍大將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奪取帝位,建立宋朝。追封父親趙弘殷為武昭皇帝,廟號宣祖,葬于永安陵。
趙弘殷 畫像
十六、金朝
1.完顏函普(生卒年不詳):傳說是金朝皇室的始祖。出身氏族,曾依附高麗的女真人。后入贅完顏部,成為完顏部人。天會十三年(1135年),金熙宗完顏亶即位,追尊完顏函普為景元皇帝,廟號為始祖。皇統五年(1145年),增謚為懿憲景元皇帝。
2.完顏跋海(生卒年不詳):金始祖完顏函普之孫。天會十三年(1135年),金熙宗完顏亶即位,追尊其為安皇帝。皇統五年(1145年),增謚為和靖慶安皇帝。
3.完顏綏可(生卒年不詳):女真完顏部的首領。德帝完顏烏魯的孫子,安帝完顏跋海的兒子。初徙居海古水,教民耕墾樹藝。建筑房屋,始有棟宇之制,定居于按出虎水之側。改變昔日“無室廬,負山水坎地,梁木其上,覆以土,夏則出隨水草以居,冬則入處其中,遷徙不常”的狀況,推進女真社會的發展。周邊有不平之事,都找他來評斷。采用孛堇之號,向契丹稱臣。天會十三年(1135年),金熙宗完顏亶即位,追尊完顏綏可為定昭皇帝,廟號獻祖。皇統五年(1145年),增謚完顏綏可為獻祖純烈定昭皇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