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美妝成新藍海?
來源| 聚美麗
作者| 文 靜
2025年春節,DeepSeek在國內外掀起巨震。
一方面,DeepSeek的出現讓中美AI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都受到了沖擊;另一方面,DeepSeek的普及也加速了各行業的智能化轉型,AI不再是科技企業的專利,不少美妝相關企業都在探索AI工具與行業的深度合作模式。
這之中,AI+美妝企業的熱度也水漲船高。近日,日本Aiロボティクス株式會社(英文名:Ai ROBOTICS INC.,日本護膚品牌Yunth母公司,下稱:Ai ROBOTICS)發布了2025財年前三季度(2024年4月1日-2024年12月31日)業績報告。
△圖源:Ai ROBOTICS官網財報
財報顯示,2025財年前三季度,Ai ROBOTICS凈銷售額為105.3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04億元),同比暴增103.2%;營業利潤為16.7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0.80億元),較上年同期同比增長32.4%,營業利潤率為15.9%。
對于上述業績表現,Ai ROBOTICS在財報中表示:“在外來需求的帶動下,本土市場維持了溫和的復蘇態勢,但不確定性依然存在。盡管個人消費受到物價上漲的影響,但受到旅游需求復蘇和強勁就業環境的支撐,仍出現了回升趨勢。”
暴漲103%,AI+美妝吃香?
從官網披露的信息來看,Ai ROBOTICS INC.前身HowTwo Co.,Ltd.,成立于2016年4月,以運營與女性生活方式相關的視頻,并通過該服務向消費者分發廣告為主要業務。2020年7月,其公司名稱變更為株式會社Ai ROBOTICS INC.。
目前,Ai ROBOTICS的主要品牌有護膚品牌Yunth以及美容電器品牌Brighte。
△圖源:Ai ROBOTICS官網財報
財報顯示,2025年日本美容儀器市場規模為404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9.33億元),而據Ai ROBOTICS預計,Brighte品牌將在美容儀器市場中占有約12.0%的份額。
結合數據來看,包括Brighte在內的D2C品牌業務的銷售額,在截至2024年3月24日的財年中增長3.8倍,推動了集團整體業務表現。
財報透露,2025財年Q3,Brighte品牌旗下產品ELEKI BRUSH持續在樂天日用品排行榜、周排行榜中獲得第1名,入選雜志社美容儀器排行榜,銷售情況持續良好增長。
2025財年Q3,Ai ROBOTICS凈銷售額為41.9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01億元),較上年同期同比增長127.5%;營業利潤為4.6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0.22億元)。
Ai ROBOTICS表示,這是繼第二季度之后,連續實現同比超過2倍的增長。營業利潤方面,由于包含了為達成年度目標的投資等戰略性的利潤管控,正按計劃推進。
△圖源:Ai ROBOTICS官網財報
值得注意的是,Ai ROBOTICS在發布三季報的同時,也發布了一則《全年盈利預測修訂通知(上調)》(下稱:《通知》)。
《通知》顯示,以前三季度營業利潤增加為主要原因,預計經常利潤和當期凈利潤也將分別增加。
鑒于上述情況,預計截至2025年3月全年的銷售額、營業利潤、經常利潤和當期凈利潤均將超過上次預測值,故決定修正預測值。將全年銷售額期望提升至14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70億元),營業利潤提升至24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15億元)。較此前的預測分別同比增長29.6%、37.1%。
△圖源:Ai ROBOTICS官網財報
前文已經提到,當前Ai ROBOTICS旗下主要有Yunth、Brighte兩大品牌,不過,需要注意的是,Ai ROBOTICS起初并未把D2C品牌業務作為主要業務。
從上圖Ai ROBOTICS的發展歷史來看,2021年之前,Ai ROBOTICS主要專注于AI營銷業務。直到2021年2月,投資開發了護膚品牌Yunth 以及17skin,才初步涉水化妝品業務。
據Ai ROBOTICS介紹,為了對上述品牌擁有獨立決策權,其收購了之前投資的護膚品牌Yunth和17skin的股份,2023年5月,Ai ROBOTICS決定將AI營銷業務資源進行轉讓,正式開始向D2C品牌業務轉型。
是日妝回暖,還是AI加持?
據其官網分享的內容來看,轉向D2C業務后,Ai ROBOTICS 仍表示將會利用過去AI營銷業務和D2C品牌業務積累的廣告投放數據、口碑數據等的經驗,進行自有品牌產品開發到銷售的全流程。
從其近年來的營收數據上看,正式開啟業務轉型后,Ai ROBOTICS銷售額呈大幅度增長。
其中,2025年前三季度,Ai ROBOTICS凈銷售額幾乎與2023財年、2024財年相加總和持平,較同期呈三位數增長。
Ai ROBOTICS營收實現高增長背后,是AI+美妝的紅利涌現,還是日妝回暖的征兆?
從目前發布財報的日妝企業營收情況來看,日妝頭部企業資生堂集團、花王集團、高絲集團最新財報顯示,在凈銷售額同比均呈增長態勢,分別增長1.8%、144.3%、7.4%;另一日妝企業POLA營收表現不佳,較同期下滑1.7%。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花王連續5年凈收益下滑以來,首次實現營收利潤雙漲。不過,說起日妝近年來在華走勢,則多見“賣不動了”、“敗退”等負面形容。
從日妝企業在華營收情況來看,除資生堂集團、I-ne株式會社(未披露中國大陸具體營收數據)在中國所在市場實現營收同比增長外,其余均為下滑。
其中,資生堂集團營收同比雖呈0.8%的增長,但財報數據顯示,排除匯率、業務轉讓和收購等因素,資生堂集團在華實際銷售額下降4.6%。
另一在香港、臺灣市場營收實現增長日妝集團——I-ne株式會社則在財報中表示,I-ne(上海)化妝品有限公司(中國子公司)基于當前中國市場趨勢和經營環境惡化,對整個集團的管理資源優化進行了綜合判斷,于2024年12月24日決定解散并清算公司。
據悉,I-ne株式會社此前發布的,宣布解散并清算上海子公司的《關于變更指定子公司(解散子公司及啟動清算程序)的通知》中,其曾表示:“未來,我們將致力于東亞、東南亞、美國等地區的銷售拓展。”
因此,即使資生堂集團、I-ne株式會社在同比表現上在華均為增長,但細分來看,關于日妝回暖,目前仍沒有更有力的數據支撐。
再從AI+美妝層面來看,近年來,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均有大量美妝企業嘗試將AI工具運用到與自身業務相關的步驟中,提升工作效率。
今日(2月17日),頭部韓妝企業LG生活健康發布新聞稿稱,其已與LG AI研究院合作,運用AI模型EXAONE Discovery發掘新物質,使得研究周期從平均1年10個月縮短至1天,通過篩選有害物質確保安全性。大幅減少了尋找可用于研究的候選物質的時間成本。
LG生活健康計劃,若通過商業化流程,從明年起將推出含有基于AI高效成分的化妝品。
據Cosmetics Design報道,皮膚科醫生創立的同名護膚品牌Simon Ourian M.D.通過使用人工智能技術,分析客戶的健康概況,并制定出針對性的補劑產品,將原先基于人工智能的個性化護膚方案擴展到健康領域,確保了產品效用的最大化。
此外,理膚泉推出了一款由人工智能驅動的護膚顧問,承諾用戶在短短21天內就能擁有 “更清透的肌膚和更舒暢的心情”。
2024年12月,LVMH美容研發部門宣布與生物技術公司Integrated Biosciences簽署戰略研究合作伙伴關系,通過Integrated Biosciences的合成生物學和人工智能AI 平臺共同發現新的抗衰老分子。
同月,錦波生物官宣AI膠原蛋白智能庫,利用AI模型,加速開展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的劑型創新,并探索人工智能計算人源化膠原蛋白注射量、預測基因序列結構等新技術。
以上種種不難發現,早在DeepSeek爆火之前,便有諸多國內外美妝企業開始了AI工具在美妝行業應用的探索,乘著DeepSeek爆火的這股風,美妝行業的未來又會被帶往何方仍是未知。
回到Ai ROBOTICS來看,當下其無論是銷售額還是營業利潤等數據增速都十分可觀,但就體量上看,距頭部日妝集團仍有不小的差距。2024年,韓妝美容科技企業APR超越愛敬,成為韓妝新晉TOP3企業。在AI相關經驗加持下,Ai ROBOTICS能否保持持續的業績增長,跨入日妝TOP3企業隊列中,還要留待以后再看。
消息來源:Ai ROBOTICS官方財報、Cosmetics Design、錦波生物微信公眾號
視覺設計:筱情
微信排版:文靜
責任編輯:Lucky
領先品牌如何在一代、二代升級中講好科學故事,來賦能品牌?
看完不妨給個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