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星標”,點“在看”,
春天還未正式到來,可怕的花粉就已開始發揮威力。2月16日,法國官方機構宣布30省進入花粉“紅色預警”之下,并警告稱由于氣候變化和空氣污染的影響,過敏病例逐年增加,病程更長,病情更嚴重。
30個省份都被列為高風險區域
綜合法國咨詢臺(franceinfo)、《快訊報》報道,距離春天到來還有一個月時間,法國國家空氣生物監測網絡(RNSA)就發布了“花粉預警”。
“從法國西南部到東南部,過敏的風險很高。”通告稱,法國南部大西洋沿岸、西南部、科西嘉島以及整個地中海沿岸共有30個省份都被列為高風險區域,相當于1/4個法國。在這些被標為紅色的區域,預報顯示花粉對過敏癥患者的健康有“高度影響”,居住在此的法國人可能會出現鼻塞、眼睛不適、流鼻涕、喉嚨癢、耳朵癢等癥狀。過敏原主要來自柏木-松柏類花粉(柏樹、杜松、蒺藜),還有榛子、白蠟、榿木和含羞草的花粉。法國其他地區的花粉過敏風險被認為是中等水平。
花粉峰值將與溫暖的天氣一同到來。RNSA警告,溫暖、風大的晴朗天氣有助于花粉的飛散和傳播。
同時,RNSA提供了一系列限制過敏反應的實用建議,比如在睡前沖洗頭發、定期開窗通風、避免將衣物晾曬在室外、外出時佩戴太陽鏡和口罩等。
全球變暖和空氣污染是兩大主因
報道指出,花粉季不止到的更早,人們對花粉過敏也變得更加敏感。這是一種全球現象,表現為鼻炎和哮喘發作次數增加、癥狀更嚴重、危險期更長。
背后的原因有兩個:全球變暖和空氣污染。首先,全球變暖正在破壞植物的授粉周期。“3月和4月是樺樹的花粉高峰期,而樺樹是法國最容易產生問題的花粉之一。”法國政府網站指出,溫和的冬季導致樺樹、白蠟樹和柏樹提前開花和授粉,從而延長了花粉季。
根據法國國家食品、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局2014年的一份報告,高溫也會增加樺樹和豚草花粉中所含過敏原的數量。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僅人們接觸過敏原的機會增加,空氣中的花粉密度也在增加。因此,花粉對人體變得更具侵襲性。
為了消除城市的炎熱,各地政府興建綠地,通過植物的蒸騰作用提供遮陽和降溫效果,但綠化也意味著將可能引起過敏的物種引入了城市。
人類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在空氣中濃度的增加也“大大增加了花粉的產生”。法國國家空氣生物監測網指出,2000年至2021年期間,空氣中的花粉濃度幾乎增加了三分之一。
空氣中的化學微粒也會直接影響花粉粒的形狀。它們使花粉粒更容易“深入呼吸道”,促進免疫反應。
除了植物,空氣污染也影響了人類的身體。人類每天吸入的微粒會刺激和削弱呼吸系統。花粉還會加重已經患上的某些疾病。
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