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爭
與至親論高低,勝了體面,涼了牽掛;與伴侶辯是非,贏了道理,淡了溫情;與知己爭長短,得了虛榮,遠了真心。這世間最貴的從不是輸贏,而是摔碎在爭執里的半生情誼。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智者不爭鋒,守的是細水長流。余生把計較揉進春風里,將執念化作繞指柔,你會發現月圓是詩,月缺亦是畫。
得失
田間老農一簞食一瓢飲,笑談四季皆是好光景;華屋豪商錦衣玉食,總覺金樽尚缺玉液瓊漿。真正的富貴不在箱籠幾重,而在心頭常駐三寸春光。見過暴雨中護花的蓑衣翁,也見過暖閣里嘆息的貂裘客,方知心若豐盈,陋室可聞天籟,魂若空虛,金山難買心安。
容人
讓三分晴空予他人,自有七分明月照歸途。巷口張嬸常替晚歸鄰居收衣,二十年如一日,去年重病時整條巷子輪流送湯藥;樓下王叔總笑對占車位的外賣員,今夏暴雨中竟有十幾位騎手主動幫他推拋錨的車。這世道從不會辜負寬厚之人,你遞出的每把傘,終會化作遮雨的屋檐。
釋懷
此刻讓你輾轉反側的大事,不過是十年后下酒的故事。還記得那年單位分房落選的李老師嗎?當時覺得天塌地陷,如今退休后在老家小院種菊養鶴,反說幸虧當初沒要那水泥格子。今日種種,皆是明日伏筆,何不沏壺茶靜待時光揭曉答案?今日的煩惱,且讓它留在今夜星光里。
澄明
孩童總嫌糖果不夠甜,老者卻懂白水潤喉的清歡。年輕時我也曾追逐霓虹萬千,直到看見母親用腌菜壇子插野花,父親拿舊報紙練書法,才明白至味在粗茶淡飯,至美在素心若雪。試著把欲望修剪成窗臺的綠蘿,既能向陽生長,又不遮蔽滿室清光。
慈悲
隔壁陳奶奶總念叨:“吃虧是往功德箱投錢?!彼耆缫蝗战o流浪貓留飯,去年摔傷時,整條街的店鋪老板輪流給她送餐。對門劉爺爺從不拆穿賣菜小販的秤,結果疫情封控時,是那些商販托人給他送新鮮蔬菜。這世間的溫柔環環相扣,你給出的每份善意都在編織未來的鎧甲。
因果
老話常說:行善如春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作惡似磨刀,未見其損,日有所虧。巷尾那家百年藥店,動蕩時曾把珍貴藥材埋在桂花樹下救濟百姓,如今第五代傳人重病,街坊們自發湊錢送他去北京治療。你看,祖輩積的德,真的會化作子孫路上的光。
留白
琴弦太緊易斷,弓滿則箭難遠。見過凌晨還在應酬的王總突發心梗,也見過退休教師老周在老年大學重拾畫筆辦個展。給生活留扇透氣的窗:得意時留白防驕躁,失意時留白待轉機,疲憊時留白養精氣。就像水墨畫的飛白處,往往藏著最動人的余韻。
渡劫
該感激那位苛刻的領導,他讓你練就十八般武藝;該感謝那個背棄的伙伴,他教你識得真心幾錢重。就像深山里的崖柏,正是狂風摧折成就了它虬勁的姿態。所有迎面而來的風雨,都是命運特制的肥料,只為讓你長成庇蔭后人的參天模樣。
圓融
人生如陶,太剛易碎,太黏難塑。 早市賣豆腐的老夫妻,丈夫急性子總嫌妻子算賬慢,妻子卻笑說:“慢些好,多和客人說兩句暖心話。”三十載風霜雨雪,那方豆腐攤暖了半城人的胃。原來最高明的活法,是柔中帶剛的智慧,是允許瑕疵的從容。
寄語:
若這些文字讓您心頭一暖,不妨輕點下方“?在看”,讓善意如蒲公英飄向更多心靈角落。
福報不在香火鼎盛處,而在你我之間傳遞的溫暖里。
別忘了點擊下方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