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俄天然氣管道項目,蒙古國又改主意了。
據彭博社報道,蒙古國總理奧云額爾登表示,計劃堅持與中俄就“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展開三方談判。他表示,這個項目因價格談判陷入僵局,如果能達成協議,蒙古有意繼續推進。
不久前,哈爾濱亞冬會期間,奧云額爾登親自來華訪問,這已是他第四次訪問中國,距離上次訪問僅過去3個月。期間中方高層與其會見,奧云額爾登用“永恒的鄰國”來形容中蒙關系。
從這些舉動來看,對于中俄天然氣管道這個項目,蒙古國還是有想法,并沒有完全放棄。
這里簡單介紹一下,早在2006年,中俄就簽署了“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備忘錄,但由于有分歧,這個項目始終沒有太大進展。2021年10月,俄羅斯把蒙古國拉進來,成了三方參與的項目。
但蒙古國加入之后,關于該項目的談判進度依然緩慢,直到俄烏沖突爆發,俄歐能源合作完全切斷之后,俄羅斯才真正著急建設這一項目。
最初,俄羅斯主管能源領域的副總理諾瓦克表示,“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計劃于2024年動工,2028年完工,預計年輸送能力達500億立方米,將取代“北溪-2”管線。
此后,俄方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中俄已就“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達成原則性協議,正在審議商業條款,只差最后一道工序就能開工。
就在外界對這個項目期待滿滿之時,蒙古國卻打起退堂鼓。
去年7月,蒙古國新聯合政府發布未來四年的發展規劃,卻沒有將中俄蒙天然氣管道項目列入其中。蒙古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一位前官員透露,由于中俄沒有達成協議,所以項目暫時擱置。
這就奇怪了,對于蒙古國而言,這個天然氣管道項目是一筆一本萬利的買賣,不僅不用自己掏錢投資,還能坐享豐厚的過境費,也沒有任何風險,蒙古國沒有理由拒絕。更何況,要說著急程度,俄羅斯比他更急。
這本身就說明了問題。
俄羅斯也察覺到不對勁,俄外交部立即強調“項目處于高度準備階段,只要協議簽署就能開工”,普京在訪問蒙古國前接受采訪,以及訪蒙期間兩次表示,蒙古國不僅可以通過該管道收取過路費,還可以獲得廉價的俄羅斯天然氣。
言外之意就是,希望蒙古國不要局限于眼前,可借此機會加強俄蒙在能源等各個領域的合作,與俄方一道積極推動該項目。但蒙方始終沒有正面回應。
現在蒙古國卻三番兩次表態愿意“回心轉意”,恐怕是因為有了對手。
去年11月底,俄副總理諾瓦克宣布,俄羅斯已經啟動了經過哈薩克斯坦通往中國的天然氣管道項目,預計該管道年輸氣量將達到450億立方米天然氣。他透露,項目的可行性論證和談判正在進行中。
隨后普京訪問哈國期間,哈方官員也表示,愿為俄羅斯天然氣過境出口中國提供領土。
另外,前幾天在哈薩克斯坦首都,舉辦了中哈企業家經貿洽談會,中哈雙方的企業代表,現場簽署了8項合作協議,其中,就有擴大天然氣、原油貿易領域合作這一點。
對于中俄的這些動向,蒙古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們沒有想到,除了自己之外,中俄還有第二個選擇,而且進展如此迅速。但好在生米還沒有煮成熟飯,所以趕緊站出來提醒中俄,自己已經想明白了。可是蒙古國真的想明白了嗎?恐怕不好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