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信
Q:我們結婚的房子,是我父母出資購買和裝修的,老公和婆婆承諾報銷裝修50萬元,我打算把這筆錢還給父母。但剛辦完結婚登記,婆婆就說不能一次性給50萬元,而是每月給4000元,分10年付清。我覺得被騙了,老公卻不爭取,該如何是好?我都想離婚了……
A:不得不說,房產的大幅增值使之成為普通人擁有的最重大資產,由此產生的糾紛層出不窮,而像你一樣殃及感情的也不少見。
我的建議如下:
首先,把房產和情感分開處理,盡量維護情感的純粹性。對重大房產和金錢的態度考驗人性,不貪心、大致公平即可,非要把二者混為一談,往往會導致情感和金錢的雙輸。
以你為例,你們的婚房是結婚登記前購買的,這是你的婚前財產,日后即便離婚,對方也不能分割,而裝修和家具家電等消耗品由婆家出資,若離婚,對方很難索回這部分現金。可見,雖然你家投入大,但真正分享出去的只是婚內房屋的使用權,而對方家庭一次性付出的風險高,婆婆提出10年付清有其合理性。
其中的道理,你老公心知肚明,何況本來也是由他父母出資,他有什么立場置喙呢?
其次,換位思考。父母為你考慮,所以將房產購置為你的婚前財產,他們擔心將來你們情感有變或對方會覬覦你的財產,你不會將這種保護稱為自私吧?換位思考,估計就不難體會和理解婆婆的做法了。
婚姻建設的主體應是你們小兩口,不管是房產還是裝修、家具家電費用,都是父母對你們的額外支持。抱著感恩的心接受是幸福;反之,計較和抱怨,不僅讓父母的好意落空,還會破壞彼此的感情和關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