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月30日,《(JAMA Ophthalmology》上,一篇刊文指出:9例美國患者在服用了諾和諾德的Ozempic或禮來的Mounjaro之后出現了眼部并發癥。
該研究指出,9例美國患者在使用諾和諾德的Ozempic或禮來的Mounjaro后,出現了視網膜血管受損、視神經腫脹甚至失明等嚴重的眼部問題。
2月19日,涉事藥企諾和諾德、禮來對外作出回應。
01
或與快速血糖波動有關
具體到個人身上,該研究顯示:
一名女性在接種含有司美格魯肽活性成分的Ozempic藥物后,次日早晨突發左眼失明。因此,她被迫停藥兩個月,但由于糖尿病病情需要,隨后恢復了用藥。而在重新開始注射后的第二周,她的右眼也出現了失明癥狀。
另有一名女性患者,長期服用司美格魯肽藥物達一年之久,某日早晨醒來時發現左眼上方出現無痛性視野缺損。經檢查,她的視網膜血管出現了損傷。
此外,還有一名患者在服用替澤帕肽(商品名Mounjaro)藥物后,出現了左眼出血的癥狀。
國外早已有論文提到過注射GLP-1類藥物后可能出現眼部不良反應的風險,但大多數論文并沒有直接指認這些不良反應一定與GLP-1類藥物相關,司美格魯肽等藥物的臨床試驗數據分析也不支持這一點。
因此,有專家推測,這并非藥物本身的副作用,更可能與藥物使用后血糖波動增大有關。
國外大部分使用者體重較重,使用劑量較大,且加藥速度較快,這些因素也可能增加了眼部副作用的發生概率。相比之下,國內使用GLP-1類藥物的人群多為年輕人,因此目前較少見到關于眼部副作用的相關報道。
在本病例研究中,結論給出了“還無法確定這些藥物與報告的眼科并發癥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這句話,
但對于非專業的公眾來說,這項傳聞已足夠引發他們對GLP-1類藥物安全性的擔憂了。
02
副作用傳聞頻發
而這并不是GLP-1類藥物第一次與嚴重眼部并發癥扯上關系了。
2023年底,一項研究揭示出司美格魯肽使用與NAION風險之間的顯著關聯:
在短短一周時間內,有三位正在使用司美格魯肽的患者相繼被確診為罕見眼部疾病NAION。
NAION,中文名為非動脈炎性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是一種主要發生在中老年人群中的急性視神經疾病,是50歲以上年齡段最常見的急性致盲性視神經病變之一,僅次于青光眼。
其確切病因尚不明確,但多認為是后睫狀動脈系統供血不足影響遠端視神經所致,與解剖學因素、基礎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以及夜間低血壓、吸煙等不良生活習慣有關。患者通常表現為無痛性視力下降、視野缺損和視盤水腫等癥狀。目前尚無特效治療方法,部分患者視力可自行恢復,但也有部分患者視力無法恢復,甚至導致失明。
盡管該病在視神經病變中較為常見,但整體發病率較低,是一種相對罕見的疾病。
這么一個發病率較低的疾病,卻在短短一周內數次出現,共性還是都在使用司美格魯肽...
該現象迅速引起了研究人員的高度關注,促使他們著手對過去6年內的16,827名患者數據進行了深入回顧分析,旨在探究NAION與司美格魯肽之間的內在聯系。
最后發現,相較于未服用司美格魯肽的患者,采用該藥物治療2型糖尿病的患者被診斷出NAION的可能性高出了四倍之多;而對于那些利用司美格魯肽進行減肥的人群而言,他們患上NAION的風險竟然高出了七倍。
2024年7月,另有一項研究指出,使用司美格魯肽后會極大地增加眼部疾病的風險,嚴重的可能導致永久性失明。
03
回應
2月19日,諾和諾德對外回應,指出近期的研究并未能確立司美格魯肽等GLP-1受體激動劑與所報告的眼部并發癥,如非動脈炎性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NAION)之間的直接因果聯系。
NAION作為一種極為罕見的眼部疾患,并未在司美格魯肽(商品名包括諾和泰、諾和忻、諾和盈)的官方說明書中被列為藥物不良反應。
諾和諾德進一步闡述,其已對旗下GLP-1受體激動劑進行了全面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分析,并特別邀請了眼科專家進行獨立盲審,以準確識別NAION病例。分析結果顯示,經專業眼科醫生確診的NAION病例數量極少,且未發現對諾和諾德的GLP-1RA類產品構成不利影響的失衡現象。
同日,禮來公司也發表聲明,表示將針對包括眼科數據在內的所有相關信息進行更深入的分析,并強調指出,該研究僅為一項觀察性研究,不足以證明藥物與眼部并發癥之間存在直接的因果關系。
諾和諾德與禮來均力圖削弱研究結果對市場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但市場反應卻異常強烈。消息一經傳出,諾和諾德的市值即遭遇重創,縮水近3000億美元。
04
在陰霾之下前行
盡管圍繞司美格魯肽的負面消息不斷,諾和諾德卻持續加碼其在中國的市場布局,并有望將司美格魯肽的適應證拓展至心血管領域。
2月12日,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官網顯示,諾和諾德提交的司美格魯肽注射液新適應證上市申請已獲受理,涉及5個受理號,雖未明確具體適應證,但據公開資料推測,可能是用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肥胖或超重成人治療。
此舉若成功,司美格魯肽的適用人群將進一步擴大,其在中國乃至全球的商業地位也將更加穩固。隨著減重市場的日益火爆,有分析師預計,到2025年,GLP-1藥物市場規模將達到900-1100億美元,司美格魯肽的銷售額更是有望突破200億美元,問鼎全球藥物銷售榜首。
在國際GLP-1賽道上,諾和諾德與禮來等藥企競爭激烈,憑借深厚的研發實力、成熟的生產工藝和廣泛的銷售網絡,構建了堅實的競爭優勢。除司美格魯肽外,禮來的替爾泊肽憑借其雙靶點設計在臨床試驗中展現出卓越減重效果,預示著雙靶點、多靶點或將成為GLP-1藥物創新的關鍵。同時,多款多靶點激動劑正在臨床階段,其療效有待驗證。
相較于傳統減肥藥,GLP-1受體激動劑在減重效果和安全性上均表現出色,且用藥頻率低,提升了患者依從性。
但“視力門”事件會為行業敲響安全警鐘,強調在追求療效和商業利益的同時,安全性至關重要。諾和諾德需通過技術升級重塑市場信心,以穩固其GLP-1王座。
而禮來及中國藥企等競爭對手的崛起,正逐步改變全球減肥藥市場的格局。
在國內,GLP-1類減肥藥競爭日趨激烈。聯邦制藥全資附屬公司聯邦生物科技(珠海橫琴)已獲批司美格魯肽體重管理適應癥臨床試驗,成為國內首家獲此生物類似藥臨床批件的企業。
此外,多家國內藥企也紛紛獲批相關臨床試驗,預示著未來市場的激烈競爭。在這場減肥革命中,各企業需在確保安全性的前提下,不斷創新,以贏得市場和患者的信任。
End
寫在文末
“視力門”對諾和諾德的打擊不可謂不大,但沒有證據指出其與司美格魯肽存在必然聯系,此刻的市場反應都是短期的,私以為這并不會真正打擊到諾和諾德在GLP-1市場的領導地位。
對于諾和諾德來說,它要做的,是仔細思考如何抵御來自諸如禮來等競爭對手的沖擊,如何在接下來群雄逐鹿的戰場上,引領眾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