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
非常支持!
堅決支持給已經有基礎判斷力的高中生解壓,讓他們騰出時間來嘗試獨立思考,安靜地、不被家長、老師和作業打擾地思考,堅持一段時間,也許大家能看到不一樣的結果。
因為他們正值青春,他們應該享受到人生的快樂,哪怕只是一天兩天。
關于青春,李白這樣說:
桃李待日開,榮華照當年。
東風動百物,草木盡欲言。
枯枝無丑葉,涸水吐清泉。
大力運天地,羲和無停鞭。
功名不早著,竹帛將何宣!
桃李務青春,誰能貫白日。
富貴與神仙,蹉跎成兩失。
金石猶銷鑠,風霜無久質。
畏落日月后,強歡歌與酒。
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關于青春,汪國真這樣說:
我不在乎多少夢幻已經成空
我不在乎多少追求都成泡影
在春天的季節里
誰愿意是醉生夢死,醉死夢生?
山峰擋不住我,河流擋不住我噢,
一往無前我是青春的風,
我不滿足已經獲得的驕傲,
我不滿足已經贏得的光榮
在年輕的心靈里,誰不愿意明明白白清清醒醒?
鮮花留不住我,掌聲留不住我噢,一往既往!
可現在的高中生,哪里有青春可言?每天都在學習學習學習!
快學傻了!
說白了,高中生周末雙休就像手機充電——不讓人關機歇會兒,再好的性能也得廢!
人不是機器,機器也得停機保養呢!
身體扛不住:睡眠債比高利貸還狠
- 現在的孩子上學,從周一到周五天天6點起床,吃飯像打仗,晚上寫作業到12點睡覺,周末還要補課,相當于讓手機24小時開機下載大文件,電池遲早鼓包。
- 有一所重點高中的學生吐槽:“周末補課一天,周一全班睡倒一片,老師講的啥,根本聽不進去。”
人長期處在緊張焦慮狀態,學習效率暴跌,與其讓孩子卷時長,不如卷方法
- 大腦和海綿一樣,吸飽水后硬擠只會漏水。
- 研究證明,連續學習超過1小時,注意力就會斷崖式下降。
長期精神緊張,很容易心理問題井噴
- 有空大家去醫院心理診室門口看看,全是學生,女生居多。
- 很多高中的老師都發現,每周都有學生去心理咨詢室,他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活著沒意思’。
- 雙休不是讓學生躺平,而是給個喘氣口——打場籃球、看場電影、發發呆,才能把心理垃圾倒一倒。
家庭關系崩盤:爹媽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 家長原話:“孩子一個月就回家吃兩頓飯,開口除了要錢就是‘別煩我’。”
- 雙休回家吃頓媽媽做的飯、跟老爸遛個彎,比上100節“感恩教育課”都管用。
刷題刷不出核心競爭力
- 現在很多企業的HR都發現了一個問題:“招來的學霸,連PPT都不會做,團隊合作時動不動就崩潰。”
- 周末給孩子騰出時間,讓他們睡一整天,出去玩玩,或者幫家里干點活,健康的身體,比分數有價值。
- 很多家長不同意讓孩子多休息兩天,口口聲聲說:“少學兩天?那就要被卷死了!”
- 還有家長認為:“休息就是放縱!”
支持雙休不是反對努力,而是反對無效耗時間。就像種地不能光施肥不松土——現在的教育,恨不得把學生種在題海里,結果根都泡爛了。
周末雙休=給大腦松土,現在舍不得這兩天,將來可能賠上一輩子心理健康。
給孩子們松綁吧!不僅僅是給他們兩天休假,更要給他們獨立思考的機會和時間。
現在的孩子都早熟,很早就放心了一些真相。很多高中生怕的不是刷題累,而是害怕自己跟父母一樣活成一臺“刷題機器”、人形工作機器——一生勞碌,連自己是誰、想去哪兒都沒空想,這才是最可怕的。
某985學霸在知乎發帖:“28歲年薪百萬,但每天上班像上墳。如果高中時有人告訴我‘人生不止做題’,我可能不會把青春全押在刷題上。”
我堅決支持高中生有時間思考人生,不是讓他們“躺平做夢”,而是把人生的方向盤從“自動巡航”模式切換到“手動駕駛”。
我個人認為, 不思考人生,高考填志愿就像閉眼扔飛鏢
- 多少學生高考后對著志愿表發呆,最后聽爸媽選了個“好找工作”的專業,結果大學四年痛不欲生,畢業后更是躺平啃老。
- 浙江某高中每周設“生涯規劃課”,讓學生調研職業、采訪校友。結果畢業3年后,這批學生轉專業率比全省低40%,因為早想清楚自己要啥了。
孩子沒時間反思自己,即便是學霸,也可能成“高分巨嬰”
- 很多大企業都招過名校畢業生,讓他們寫個活動方案,憋三天憋出個‘百度范文縫合怪’
- 這哪是沒能力?是根本沒想過自己到底能創造什么價值?
思考人生≠浪費時間,反而是高效學習充電樁
人生不是只有學習,還有美食,還有好玩的東西,還有陽光,還有青春!
讓孩子歇會兒,大腦在放松狀態(比如散步、發呆)時,默認模式網絡(DMN)更活躍,這時候更容易產生創意、理清復雜問題。
北衡水某重點班試行“強制放空時間”——每天晚自習前半小時不許學習,只能寫日記或閑聊。半年后,該班重點率反超其他班5%,因為學生更清楚“為什么而學”。
不讓孩子休息,心理問題遲早爆雷
- 心理咨詢師數據:接診的高中生里,70%焦慮癥患者說過類似的話:“每天忙得連哭的時間都沒有,但一想到未來就害怕。”
- 郁癥不是閑出來的,是長期麻木執行命令、失去自我感知憋出來的。給學生留點時間發呆、寫日記、和朋友瞎聊,相當于給心理壓力裝個“泄壓閥”。
怎么擠出時間思考人生?可以讓孩子試試這些野路子
- 把飯后散步的時間、睡前的時間,變成“哲學時間”
- 在上學路上,聽聽《人類簡史》音頻課,或者單純觀察路邊賣煎餅的大叔怎么和顧客嘮嗑,感受多樣的真實人生。
- 把作文當“人生實驗田”
- 老師讓寫《論勤奮》,你就偷偷夾帶私貨,比如加一段:“但如果我們連為什么勤奮都沒想明白,可能越勤快越迷茫。”
現在的教育,總怕孩子“想太多”,其實“想清楚”,才是頂級戰斗力**。
就像玩游戲——只練操作不研究戰術的玩家,段位永遠上不去。
給高中生留點思考人生的時間,等于給未來埋下一顆“覺醒”的種子。現在種下的困惑、探索、頓悟,十年后會連成照亮人生的星圖!
最后,祝福每個正在瘋狂卷學習的學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