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串官方發布及可靠消息襲來,讓星艦第八飛前置,最早下周發射。優先發射日瞄準2月26日。
▲根據CadenaOIS最新通告顯示,星艦第八飛(IFT-8)的發射窗口為2025年2月26日至3月6日,每日17:30-19:09 CST(北京時間2月27日至3月7日,每日7:30-9:09)。
這意味著IFT-8的目標發射時間為下周(即2025年2月26日,基于2月23日發布)。首要日期為2月26日,備份日期至3月6日,每日窗口為17:30-19:09 CST(美中時間)。當然這是NET時間,NET(Not Earlier Than)表示最早可能時間,有可能因天氣、硬件或者許可調整而推遲。
CadenaOIS這份通告是SpaceX與FAA、ICAO等機構協調的結果,表明IFT-8的發射計劃已進入最后階段,需確保空域和海域安全。CadenaOIS是一個國際性航空航天領域的操作信息系統,由多國航空管理機構和國際組織(如ICAO、CANSO)開發,用于發布和管理飛行任務的實時通告、咨詢和狀態更新。它集成了航路、機場、火箭發射等與航空航天活動相關的信息,確保空域和航道的安全。包括提供全球范圍的航空和航天活動通告,包括火箭發射、飛行限制區(TFRs)、航行警告(NOTAMs/NOTMARs)等。
▲根據墨西哥灣(美國灣)最新航行警告顯示,IFT-8最早發射時間:2025年2月26日17:30-19:09 CST(北京時間2月27日7:30-9:09),這是首要窗口,硬件和監管準備已就緒。備份日期依次為2月27日、3月1日、3月3日、3月4日、3月5日、3月6日,每日17:30-19:09 CST(北京時間2月28日至3月7日,每日7:30-9:09)。
這份地圖顯示的藍色軌跡從德克薩斯星艦基地(Starbase)起飛,覆蓋墨西哥灣(B15海上濺落或捕獲區域),表明這一通告是為IFT-8的發射和回收準備的。該通告由美國海岸警衛隊發布。
▲根據印度洋(Indian Ocean)最新航行警告顯示,IFT-8首要日期同樣鎖定:2025年2月26日17:30-19:09 CST(北京時間2月27日7:30-9:09),星艦飛船S34大約在T+100分鐘(約2月27日00:12-03:05 UTC/2月27日8:12-11:05 北京時間)軟著陸印度洋。
這份地圖顯示印度洋區域,覆蓋星艦飛船S34軟著陸軌跡,從德克薩斯Starbase發射后穿過半個地球,落點在印度洋既定海域。該通告由美國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NGA)發布。NGA是美國國防部下屬機構,負責提供地理空間情報支持,包括航行安全警告。它通過NAVAREA系統(全球航行警告區域劃分)發布航行警告,覆蓋全球海域,確保航海和航空活動的安全。特別是在商業航天任務(如星艦發射)可能影響國際水域安全時,協調與美國海岸警衛隊、FAA和國際海事組織(IMO)的工作。每次星艦發射前,SpaceX需向FAA提交發射計劃,FAA與美國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美國海岸警衛隊和NTIA(美國國家電信和信息管理局)合作,確保航行安全。
●第八飛待完清單
無論IFT-8具體哪天飛,起飛前必須完成的清單一連串,現梳理已完成和待完成的兩部分——
○已完成清單:
星艦第七飛事故調查:IFT-7飛船S33的失敗,SpaceX完成調查并已整改修復。
B15兩次低溫測試:B15已完成兩次低溫測試(cryo x2)。
S34三次低溫測試:S34已完成三次低溫測試(cryo x3)。
B15全發動機全時長試射:2025年2月9日B15完成33臺猛禽發動機全時長靜態點火測試。
S34超長試射:2025年2月11日S34完成6臺猛禽長時間靜態點火測試(58秒)。
封路通知:發射期間道路封閉計劃已由星艦基地所轄的卡梅倫縣確認。
FCC許可:SpaceX提交的特別臨時授權(STA)申請及常規通信許可申請,用于授權IFT-8的發射通信需求,已獲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批準。
NOTAMs:航空通告(Notice to Airmen)已發布,確保飛行路徑安全。
○有待完成清單:
硬件準備:B15熱分離環安裝(推測B15和S34分離接口準備中);S34有效載荷集成(10顆模擬星鏈衛星尚待堆疊前安裝至S34);星艦組合體堆疊(B15+S34);濕彩排(WDR未進行,預計2月24-25日);自主飛行終止系統安裝(AFTS尚未安裝及調試,通常在WDR后)。
通告與安全:海上通告(NOTMARs)尚未發布,通常在發射前1-2天完成;臨時飛行限制(TFRs)尚未發布,通常與海上通告同步發布;海上安全公告(Marine Safety bulletin)尚未發布,通常在發射前夕通告;博卡奇卡撤離通知(Village Evac Notice)尚未發布,通常在發射前1天發出。
官宣與報告:SpaceX官方發布IFT-7事故總結和IFT-8發射預告尚未發布,通常在發射前夕發出。
潛在推遲因素比如發射日天氣(風速>15 m/s)或臨時發現硬件問題,可能取消最早2月26日的發射窗口。
IFT-8現已完成大部分關鍵硬件測試和監管許可(低溫測試、靜態點火、FCC/FAA許可),但仍需完成全艦堆疊、濕裝彩排、有效載荷集成和部分安全通告。不利天氣和臨時故障有可能成為推遲發射的障礙點。按照計劃,最早2月26日發射可行,但需密切關注SpaceX最新公告。
●IFT-8測試目標
IFT-8使用第一代超重型火箭(B15)和第二代第二艘星艦(S34,Block 2飛船),計劃從德州星艦基地發射,主要目標包括驗證第二代星艦飛船的性能、解決IFT-7飛船S33失敗問題(氧氣泄漏導致S33解體),并為未來的軌道任務(如飛船捕獲和LEO擴展)鋪路。由于SpaceX尚未發布IFT-8預告,三體引力波只能根據一些審批文件、內部消息和X平臺討論,推測IFT-8主要測試目標,如下:?
①驗證S34可靠性
IFT-7是第二代星艦首艘飛船(S33)的首次飛行,但因氧氣泄漏和推進劑系統故障解體。作為第二代第二艘飛船,S34需驗證改進的推進劑系統(修復氧氣泄漏問題)、熱防護系統(TPS)和結構完整性。重點測試6臺猛禽發動機的點火穩定性和燃料供應,確認無類似IFT-7的問題。
②實現飛船的受控再入與軟著陸
IFT-7未能完成飛船軟著陸,S33在再入時解體。IFT-8可能優先驗證S34的再入穩定性和海上軟著陸精度(米級)。測試隔熱瓦(TPS)的耐久性(1500-2000°C熱流)和猛禽發動機的末端減速能力。
③筷子夾火箭常規化
IFT-5至IFT-7(B12、B13、B14)已成功實現塔架捕獲(厘米級精度),B15預計繼續優化至更高精度。驗證捕獲機械臂的夾持能力、導航精度(INS+GPS+視覺)和返回點火效率。
④測試有效載荷部署能力
IFT-7計劃測試10個Starlink模擬器,但未能完成。很可能移至IFT-8任務清單(也不排除取消的可能)。如果此次任務飛行軌道為LEO(200-300公里),會在軌道上測試「Pez糖果機」載荷釋放系統,部署精度<10米。
⑤在軌重啟真空猛禽
IFT-6首次成功測試真空猛禽發動機重啟操作,IFT-7未完成。IFT-8可能嘗試離軌點火(De-orbit Burn),驗證深空任務能力。S34在軌道上點火(ΔV約100-200 m/s),為未來任務積累數據。
由于IFT-7飛船失敗,IFT-8可能更保守,優先目標為:驗證S34的推進劑系統和熱防護系統。目標實現海上軟著陸(米級精度)。常規化B15塔架捕獲(厘米級精度)。LEO、載荷部署有可能推遲至IFT-9,飛船捕獲測試最早移至IFT-9。FCC文件已暗示IFT-9可能嘗試飛船捕獲,但需看IFT-8試飛效果而定,若S34以高精度軟著陸,有望IFT-9首現星艦原位回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