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陳璐瑤
來源 | 簡易財經
帶機器人春晚扭秧歌后,杭州宇樹科技是“杭州六小龍”之一,廣為人知。
但大家不知道,在深圳機器人圈已經有“十三太保”。
“十三太保”原來講的是五代后唐時期,晉王李克用的十三個兒子,他們都很能打,有謀略,幫助建立后唐,立了大功。
但在這里,指的是十三家代表性的機器人科創企業:
優必選、智平方、星塵智能、戴盟、帕西尼、樂聚、數字華夏、眾擎、逐際動力、大象、大族、邁步、肯綮科技。
按照這些企業機器人的主要應用場景,可以將其分為通用、服務、娛樂、工業、醫療 型人形機器人等。
通用型人形機器人
專注通用型人形機器人的企業,主要有優必選、智平方2家。
優必選 成立于2012年,創始人周劍畢業于南京林業大學,自稱“機器人他爸”,外號“周三瘋”。2023年12月,優必選港股市場掛牌上市,人形機器人第一股就此誕生。
優必選生產的人形機器人Walker S1,是目前全球進入最多車廠實訓的人形機器人。合作對象囊括了新能源汽車大半個版圖:蔚來汽車、東風柳汽、吉利汽車、領克汽車、極氪汽車、比亞迪……
智平方 成立于2023年4月,創始人郭彥東擁有美國普渡大學博士學位,師從AI領域的美國工程院院士Jan P. Allebach和Charles A. Bouman,積累了超過15年的AI學術研究與產業實踐經驗。
智平方致力于研發生產通用智能具身終端。據了解,具身智能系統像是智能手機里的安卓系統。有了具身智能系統后,就像功能機變成智能手機,機器人就能成為通用機器人,能夠學習和適應環境。
目前,智平方自主研發的AI2R Brain具身大模型,已成功部署于Alpha Bot系列機器人。
服務型人形機器人
專注服務型人形機器人的企業,主要有 星塵智能、戴盟、帕西尼3家。
星塵智能 成立于2022年,創始人來杰是騰訊前員工。2024年8月,星塵智能發布新一代AI機器人助理Astribot S1,既能疊衣如家政阿姨,又能顛鍋如新東方大廚,甚至還支持泡茶、做飯、彈琴、練詠春拳。
有網友調侃:“我要求不高,只要他能背著我上班上下樓就可以。這樣就不用買車了,其實可以買兩個機器人再弄一個古代的轎子,讓機器人抬著我上班。”
戴盟 成立于2021年,由香港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院創始院長王煜教授,及段江嘩博士聯合創立,致力于研發光學觸覺傳感器,讓機器人的指尖像人一樣精準感知包括三維力覺、動覺、滑覺等在內的多模態觸覺信息。
帕西尼 成立于2021年,創始人許晉誠出生于臺灣省臺中市,擁有日本早稻田大學的博士學位,師從日本機器人學界權威菅野重樹教授。菅野重樹教授麾下的Sugano Lab曾誕生世界第一款人形機器人。
帕西尼主要做的也是觸覺傳感器。去年8月,其發布的多維觸覺人形機器人TORA-ONE,不僅搭載了多維度多陣列高精觸覺傳感器,可以抓取草莓、雞蛋這類脆弱物品,還可以靈活“比心”。
娛樂型人形機器人
專 注娛樂 型 人形機器人 的 企業, 主要有樂聚 、數字華夏 2 家。
樂聚 成立于2016年,創始人冷曉琨,92年出生于山東濰坊,哈工大博士。
AELOS,是樂聚推出的人形機器人。目前,已推出的AELOS機器人包括AELOS娛樂版、AELOS專業版、AELOS教育版、AELOS 1S四款產品。
其中,AELOS娛樂版是樂聚機器人推出的首款雙足人形機器人,也是AELOS系列首款,定位為家庭娛樂陪伴型機器人。AELOS娛樂版是一款主打娛樂陪伴功能的智能人形機器人,擁有16個自由度,能夠快速穩定地完成每一個指令。
數字華夏 成立于2024年,主要從事人形交互機 器人研發業務,并致力于打造“有溫度的人形機器人”。
數字華夏發布的高仿真交互型人形機器人“夏瀾”,具備高度仿真的外貌,并且擁有與人類類似的情感交互能力。
工業型人形機器人
專注工業型人形機器人的企業,主要有眾擎、逐際動力、大象、大族4家。
眾擎 成立于2023年,創始人趙同陽創辦過仿生機器人公司Dogotix。前段時間,眾擎的人形機器人憑一段深圳街頭散步視頻血洗推特,步態自然到英偉達科學家Jim Fan懷疑是AI生成。
逐際動力 成立于2022年,創始人張巍是南方科技大學長聘教授,從事人形機器人研究多年。2024年,逐際動力的雙足機器人P1成為中國首個在野外成功徒步的雙足機器人。
大象 成立于2016年,創始人宋君毅是一位“90后”海歸青年,畢業于墨爾本大學機械學院機電一體化專業。
公司從早期工業機械臂發展到輕量型機械臂、機器寵物,再到人形機器人。“機器人不僅是為工作和教育而生,也是為陪伴而生”,在大象機器人看來,硬科技也可以柔軟治愈。
?大族 創立于2017年,創始人王光能擁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工程碩士學歷,并且是南方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院的產業教授。
據悉,目前,大族機器人已經擁有完善的產品線,涵蓋了不同規格、不同應用場景的協作機器人,譬如Elfin、Elfin-Pro、Elfin-Ex、S等系列協作機器人。
這些系列產品不僅具有高穩定性、高智能化、高安全性等特點,關節運動范圍最大也能達到±360°,配備本體超輕量化設計,實現了超高靈活性,高速高精,極大提高生產效率。
醫療型人形機器人
專注醫療型人形機器人的企業,主要有邁步、肯綮科技2家。
邁步 成立于2016年,創始人有三位,分別是CEO陳功、CTO葉晶,以及COO胡峰。
陳功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之后赴新加坡國立大學攻讀生物醫學工程博士學位。葉晶畢業于日本早稻田大學,師從日本仿人機器人之父加藤一郎。兩人的研究方向,一直與外骨骼機器人相關。而胡峰曾擔任優必選機器人公司南方區域經理。
基于市場的需求和在技術上的優勢,三位創始人一拍即合,決定成立一家專門研發康復外骨骼機器人的公司,助力患者重新行走。
肯綮科技 成立于2015年,同樣專注于外骨骼機器人的研發。春節期間,游客身著該公司產品—外骨骼登山助力機器人“π”攀登泰山的視頻,猶如科幻電影中的角色全網刷屏,在網上引起較大反響。
結語
2025年開年,杭州靠DeepSeek、宇樹科技為首的杭州六小龍”,贏得諸多美譽。
有人評論杭州科創產業及營商環境時,把千里之外的深圳帶上了。許多人的問題是:這些科創黑馬為什么出現在杭州而不是深圳?
甚至,網上還出現了“深圳全面落后杭州”的聲音。有人說深圳在吃老本,在互聯網和科技創新上面,杭州把深圳甩在了身后。
實際上,深圳不僅云集華為、騰訊、比亞迪、大疆科技“四龍頭”,還培育出優必選、逐際動力、眾擎等人型機器人“十三太保”。
在人工智能、機器人、集成電路、低空經濟、新能源、生命科學等幾乎所有前沿賽道,深圳都有布局。
數據不會說謊:2024年深圳GDP達3.68萬億元,遠超杭州的2.18萬億元,差距近1.5萬億。
深圳,并不比杭州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