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感覺我國在高科技領域、文化領域碩果累累... ...
剛邁入2025年,DeepSeek 發布的 R1 模型在全球科技圈掀起波瀾!
春晚機器人舞手絹的精彩亮相,讓宇樹科技吹響中國科技資產價值重估的號角,有望引領全球AGI產業發展。
1月29日,《哪吒2》正式上映。到目前為止130多億的高票房成為中國動畫現象級電影,對中國文化出海帶來一次璀璨綻放!
在產業領域,2024年,中國汽車出口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汽車行業我不懂就不細說了。我們來看看摩托車行業。摩托車產業更是十多年全球出口量第一。國內摩托車消費市場也正在從工具車快速向玩具車市場轉型,排量也從原來只生產150以下排量,到現在能生產250cc-2000cc排量。這是不是可以說明,我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也是碩果累累?
然而,從更深層次來看,我給大家展示一下摩托車行業的殘酷現實:
雖然我國目前能生產中大排量產品,排放也執行到了國4排放,2027年摩托車還要實施國V排放,但是,目前國內摩托車電噴系統幾乎全被外資品牌所搶占,博世、德爾福、京濱、電裝,全是日本或歐美品牌,國內唯一占了點銷量的品牌是葉盛。也就是說,一旦外資品牌斷供我們的摩托車電噴系統,我國摩托車穩定性將大打折扣。
不單是電噴系統,ABS剎車系統,哪個品牌不是以意大利Brembo、德國博世、日本日信作為高端車的首選?減震只要用上瑞典的歐林斯、日本的昭和、KYB,比國產的川南、渝安的價格要貴上十幾倍。甚至電池離開了日本的湯淺、火花塞沒用NGK,摩托車的耐久性就又要拉低一大截!
也就是說,我國摩托車生產企業,除了傻、大、粗的鋼管車架、鋁合金輪轂、外觀塑料件等配件多采用國產件之外,一些關鍵配件如果發生了外資品牌的斷供,我們的摩托車制造技術又要重新回到二十年以前了。我們國產一哥品牌豪爵,剛上市的UFR150也需要公布出自己外資品牌的配套件,來彰顯自己的產品價值。這樣的局面與我國全球產銷量第一、出口量第一的名號相稱嗎?
當然,形成這種局面與我國的摩托車管理政策、產業配套政策與發展形勢脫節有關,摩托車生產企業也有自己的難處,有地方政府禁限摩政策,有13年強制報廢政策,摩托車制造企業之間沒有形成做好車的風氣,反而只靠價格競爭、成本競爭求生存。而這樣的制造風氣自然也會向上游產業傳遞,配套企業沒有形成追求高品質的風氣,只追求不斷的壓低成本,按此形勢發展下去,我國肯定能把中大排量摩托車慢慢做成白菜價,但外資品牌的技術壁壘我們永遠難以打破,我們只能處在產業制造的中低端,產業永遠受制于人,這才是當前我國摩托車產業的現狀。
所以說,我國摩托車產業亟待真正的轉型升級!當然這需要國家相關職能部門的政策配套,也需要國產摩托車品牌轉型的智慧與勇氣,更需要廣大行業人士的奔走與堅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