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鄭文濤,出生在山西太原一個普通家庭,我家兄弟三個,我在家排行老三,1972年高中畢業后,無學可上的我,回到了生產隊,當時公社面粉廠剛成立,在大伯安排下,我進面粉廠當了會計。
我在面粉廠干了三個月會計,公社征兵開始后,我放棄了這份人人羨慕的工作,決定去部隊當兵,當時家里人都勸我,讓我不要沖動,可是我不想一輩子待在農村,我有自己的夢想,我不顧父母反對 毅然決然報了名。
11月中旬,我和公社二十五名新兵,坐上了悶罐火車,入伍那天,父親沒有來送我,我知道父親在生我的氣,但是我知道,我的選擇沒有錯,三天之后,我們來到了濟南軍區某部隊。
新兵訓練訓練結束,我已經完全適應了部隊的生活,各項考核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我被分到了通信連一排二班,當了一名通信兵。
因為我是高中學歷,有一定文化基礎,下連隊后,我靠著自己的努力,先后擔任了連隊文書、副班長和班長。
1976年,我來部隊當兵已經四年時間了,我當班長也有一年多時間,不管是軍事素質還是專業技能,我在連隊一眾班長中都名列前茅。
這年我們連隊剛好有一個提干名額,我也在提干名單之列,連長和指導員一致同意將提干機會給我,但是,讓我沒想到的是,我提干政審卻沒有通過。
團里對我政審時,發現我的檔案里,家庭成分一欄填的是富農,不予通過,連長找我了解情況,我如實告訴了連長,當時入伍填寫表格時,家庭成分一欄,我是照著別人寫的,我當時也沒有考慮那么多,就照著別人隨手寫上了富農。
連長得知情況后,多次向上反映,但是最后我的提干政審還是沒有通過,連長也很無奈,我心里很后悔,當年隨手寫的兩個字,卻成了我提干路上的絆腳石。
最后連里將提干名額給了三班班長趙志強,我和趙志強是同一年入伍的,我們都是農村兵,他的家庭成分填的是貧農,我提拔當班長比趙志強早,而且訓練成績也比他好,沒能提干,我心里很不服氣,但是又很無奈,一氣之下,我選擇了退伍。
連長和指導員都給我做思想工作,讓我不要沖動,希望我留下來,以后還有機會,我最終還是不顧連長挽留,年底退伍回到了老家。
我退伍后,招工到了縣紡織廠保衛科工作,1977年,得知恢復高考的消息,我激動得一晚上沒睡,我覺得這是一次機會,我準備參加高考,我入伍這些年,并沒有放棄文化課學習,我準備了兩個月,雖然考試成績,對我來說并不是很理想,但是,我還是被我們省城一所大學順利錄取。
我上大學期間,認識了妻子王玉梅,我和王玉梅是彼此初戀,妻子家境比我好,父母都在機關工作工作,妻子還有一個弟弟,考上了軍校,軍校畢業后,分到了蘭州軍區某部隊,正團轉業。
大學畢業后,我分到了礦業局下屬單位工作,妻子分到了儀表廠當了技術員,婚后,我們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后來單位分了福利房,我們一家三口日子過得很幸福。
1993年,我在經貿部的兩個大學同學,辭去了公職下海經商,時任副處長的我,也有創業的想法,但是我卻遲遲下不了決心,到了1996年,我的兩個大學已經有了自己的公司,當上了老板,我這才下定決心辭去了工作,開始了創業。
在老丈人和妻子支持下,我憑借著自己多年積攢的資源和人脈,很快干出了成績,成立了自己建筑公司,后來妻子也辭去了工作和我一起經營公司。
如今我和妻子都已退休,公司交給了女兒和女婿打理,我和妻子在家安享晚年,回首往事,一路走來,我都挺順利,其實,我能有今天的成績,離不開妻子的支持和理解,現在看來,我當年的選擇是正確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