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家上次裝修,竟然干脆不裝吊柜,反倒讓我刮目相看。廚房寬敞了,東西也放得有條理,完全沒我之前覺得“沒吊柜肯定亂”的情況發生。這一看,我心里不禁冒出個念頭:下次裝修,我也不裝吊柜了!
吊柜的問題其實早就暴露了
一、太高,拿取東西費勁
說實話,吊柜裝的高度,基本上是根據設計圖紙來的。但這個高度對普通家庭來說,尤其是身高不到1.6米的人,簡直就是折磨。拿個杯子、取個調料瓶,都得踮腳甚至踩凳子,真是太麻煩了。而且,有些東西放上去之后,根本懶得動,一年到頭落灰。
二、容易積油污
廚房是油煙重地,尤其是那些常開火的家庭,炒個辣椒、燉個排骨,油煙跑哪兒去?吊柜正好在操作臺上方,簡直就是吸油煙的好地方。即便有油煙機的保護,吊柜底部的油膩感也讓人頭疼。清理起來更是費時費力,不清理還不行,時間長了難看得不行。
三、占空間,讓廚房變壓抑
尤其是小廚房,吊柜的存在感非常強,明明是個幾平米的小空間,加上吊柜后,就顯得更加局促不堪。做飯的時候稍微抬個頭,感覺隨時都可能撞上柜子。
鄰居家“不裝吊柜”的設計
鄰居家裝修時,我一開始也挺驚訝的。他們家廚房面積不算大,但看著特別明亮寬敞。原因很簡單,他們把吊柜給“踢”了,用了一些更靈活、更實用的設計。
第一,墻面隔板+掛桿設計
靠近灶臺的一面墻,他們裝了一排開放式的隔板,放一些常用的調料瓶、杯子。下面還裝了掛桿,用來掛勺子、鏟子、抹布等工具。這樣的設計,東西一目了然,拿取也非常方便,完全避免了吊柜翻來翻去找東西的麻煩。
第二,增加了地柜的儲物空間
鄰居家的地柜比普通廚房要深一些,增加了幾個大抽屜,專門放鍋碗瓢盆、米面糧油這些大件。關鍵是,這些東西本來也不適合放在吊柜里,放地柜里拿取更方便。
第三,利用轉角空間
廚房轉角處通常是設計的“死角”,不好利用。但鄰居家裝了一個旋轉式拉籃,打開柜門,里面的東西就能全部看到,鍋蓋、保鮮膜、保溫杯都規整地放在里面,節省了不少空間。
其實,不裝吊柜的廚房設計早就火起來了,尤其是在國外。很多注重極簡生活的人覺得,吊柜顯得太繁瑣,反而影響了生活的便利性。
尤其是在北歐風和日式風盛行的家庭中,不裝吊柜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裝修趨勢。
他們更追求開放式的儲物方式,比如墻面架子和掛鉤,不僅能裝飾空間,還能讓廚房更有生活氣息。此外,一些小型儲物車或便攜式柜子也是他們常用的設計,這樣可以根據需求隨時調整位置,靈活性更高。
當然,不裝吊柜并不代表就沒有問題。一些實際的需求還是需要考慮。
首先,儲物空間要提前規劃好。如果沒有吊柜,東西往哪兒放?這個問題需要通過增加地柜空間或者靈活運用墻面收納來解決。像抽屜式地柜、分層收納盒、抽拉籃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其次,墻面的設計不能雜亂。開放式的隔板雖然方便,但如果不注意收納,容易顯得凌亂。調料瓶、餐具最好統一風格,保持整潔,這樣看起來才美觀。
最后,油煙問題要特別注意。不裝吊柜后,油煙機的管道可能會裸露出來,顯得不夠美觀。這時候,可以選擇隱藏式的油煙機或者用裝飾板把管道遮擋起來,保證整體效果。
等我買第二套房子,廚房一定學鄰居家的做法,不裝吊柜!與其頭疼吊柜帶來的種種麻煩,還不如直接省掉它,讓廚房更簡約、更實用。
地柜的設計多花點心思,墻面利用起來,甚至加個收納推車,都能解決儲物問題。最重要的是,這樣的廚房不僅顏值高,用起來也特別舒服。
想想自己做飯時不用再仰著頭拿東西,不用為油污發愁,光是這個畫面就讓人期待。
現在回頭看,裝修這件事,其實最重要的還是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慣來,別盲目追求流行或者所謂的“標配”。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