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董明珠將格力電器品牌個人化是一步險棋,個人 IP 雖有短期流量紅利,但無法取代技術創新與組織變革所帶來的長期價值。
作者|睿研消費 編輯|Emma
來源|藍籌企業評論
近期,全國多地格力專賣店陸續將招牌和線上直播間更名為“董明珠健康家”,引發熱議。董明珠的個人IP與公司品牌的深度綁定,線上線下調整同步推進。從“董明珠的店”到“格力董明珠店”,再到如今的“董明珠健康家”,她的名字,正在一步步將格力的品牌去格力化。這種改革是否真的有利于格力電器的長遠發展?
大部分不看好的聲音造成了一定的輿論壓力,2月24日格力電器市場總監朱磊在媒體座談會上,談到了最近受到熱議的格力全新戰略品牌“董明珠健康家”朱磊表示外界存在誤解。他強調,“董明珠”三個字已被格力電器注冊,董明珠本人無法利用自己的名字進行商業變現,外界關于“董明珠轉移格力資產”的猜測純屬誤解。
不管是否存在誤解,消費者還是更喜歡格力的品牌二字。
已到了奶奶輩年紀的董明珠是一位非常獨立要強的女企業家,做事雷厲風行,管理嚴格細致,工作務實實干,自信且倔強。她曾說“我的字典里沒有輸字”。雖然已經71歲高齡,從1990年加入格力,從銷售員一路做到董事長,靠的是鐵腕管理和金牌銷售的光環。如今,仍然沖在工作一線,牢牢掌握格力大權,完全沒有退休跡象,這種奮斗精神實乃令人敬佩。
而格力電器作為中國家電行業的龍頭企業,在空調領域長期位居前列。然而,近年來也面臨不少挑戰。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線下銷售受阻,格力電器的線上銷售占比不足,成為制約發展的瓶頸。為此,董明珠親自操刀,推動銷售渠道的數字化改革。接班人話題也一直在說,但人選都不能讓董小姐滿意。
2021年,董明珠更是通過綜藝節目發掘了孟羽童,將其培養為格力電器的線上流量擔當,并被稱之為董明珠的“接班人”。
同年,王自如加入格力電器,負責數字化渠道改革項目。兩人一里一外,成為格力電器渠道改革的核心人物。
孟羽童與董明珠過了短暫的蜜月期便不歡而散,王自如也被爆已從格力離職,且個人已被限高消。但這兩位年輕代表推動改革的重要人物最后都與董明珠分道揚鑣。看來格力電器的改革之路并不順利,整體銷售額也陷入下滑態勢。
2015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格力電器的營業收入及增長率分別為:861.35億元、915.29億元、1246.99億元、1695.89億元、1707.億元、1462.61億元、1635.22億元、1624.07億元、1707.74億元和1219.81億元,同比增長率為-28.17%、9.5%、36.24%、33.33%、0.24%、-14.97%、11.24%、0.26%、7.82%和-5.39%。
睿研制圖(數據來源:Wind)
可以看出格力電器近十年的營收一直未能獲得突破,增長緩慢及時有下降趨勢。而競爭對手美的集團和海爾智家的營收卻持續增長。2024年前三季度,格力電器的營收同比下滑5.4%,而競爭對手美的集團和海爾智家則分別增長9.6%和2%。小米的崛起更是加劇了格力的壓力,其線上空調市場份額已達12%,行業排名第三。
雖然2024年前三季營業收入有所下滑,但公司凈利潤實現219.61億元,同比增長9.30%。公司銷售毛利率維持在30.21%的較高水平,反映出產品較強的盈利能力。
1
人員減少近20%,薪酬卻高出20%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格力電器在大幅裁員的情況下,人員薪酬相比較卻不降反升。
從下圖可以看出2019年為員工巔峰時期高達8.88萬人,從2020年開始,格力電器便開始了減員行動,2023年年底相比2019年高峰時期減少員工16236人,而2023年應付職工薪酬卻創出近五年新高,高達42.98億元,比2020年高出20%。在員工減少了近20%的情況下,薪酬卻高出了20%,也不知道格力減員的目的是什么?
睿研制圖(數據來源:Wind)
2
將格力品牌與董明珠個人IP深度綁定是危險舉措
董明珠將格力電器品牌個人化,這無疑也是危險舉措。雖然目前企業家 IP 化是大勢所趨,但企業品牌個人化卻潛藏風險。
如360周鴻祎,小米雷軍,東方甄選董事長俞敏洪都是成功范例,他們憑借個人 IP 為企業注入活力,卻始終未讓企業品牌失色。
反觀董明珠,她的做法過于激進,將格力品牌與個人深度捆綁,這很可能會削弱品牌獨立性,阻礙其長遠發展。
而資本市場的反應便是有力證明。2月13日,格力召開全新品牌戰略發布會,宣布「董明珠健康家」正式登場,號稱要通過場景化體驗,重構零售價值鏈,聲稱這是一場全方位品牌革命,是對億萬家庭的美好承諾。
不過“改頭換面”還限名額,需要向上申請通過才能更換。
自發布公告以來,格力電器股價連續下跌,目前總市值2320億元,品牌改革并未被投資者看好。
董明珠的個人 IP 能為公司賦能,但必須在企業品牌與個人品牌間尋得平衡。否則,一旦個人 IP 出現危機,企業品牌也難以獨善其身。所以,董明珠的改革舉措應該需更加謹慎。
從股權結構來看,董明珠個人僅為占比為1.79%的股東,格力電器并不是董明珠的格力,稱其算得上是一位杰出的職業經理人,2019年,格力電器通過股權轉讓完成混改,變為無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的企業,董明珠作為董事長和總裁,掌握著絕對的權力。她掌管這些年的勞苦功高也是毋庸置疑的。
但對眼下的格力電器這樣的明星企業來說,公司品牌遠超于任何個體,董明珠需要找到合適的接班人,在個人與企業創新發展之間找到平衡點,才能在激烈的市場中讓格力電器保持競爭優勢,讓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才是關鍵所在。
免責聲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內容和已公開的資料信息整理,文章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參考。
睿藍財訊出品
文章僅供參考 市場有風險 投資需謹慎
來源:藍籌企業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