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的超級增長故事正面臨關鍵轉折點。
在科技巨頭和海灣國家的百億美元大單逐漸飽和后,這家AI芯片巨頭正尋求新的增長動力。
或許,依靠幾個超級客戶的巨額訂單推動增長的模式,注定不可持續。Seaport Research分析師Jay Goldberg指出:
"難道每個國家都會像沙特那樣宣布100億或500億美元的數據中心項目嗎?當然不會。他們的明顯交易機會正在枯竭。"
面對增長壓力,英偉達在本次Computex大會上押寶NVLink Fusion和RTX Pro企業服務器等,希望通過技術創新擴大在AI市場的控制力。但當近期被媒體問及英偉達如何應對AI支出放緩時,CEO黃仁勛的回應顯得有些避重就輕:
"AI基礎設施正在各地建設——這是我在全球各地奔走的原因之一。 AI基礎設施將成為社會的一部分。"大單難再現,新戰略能否接棒?
面對增長壓力,英偉達在本次Computex大會上展示了不依賴主權基礎設施大單的新增長路徑:通過技術創新擴大在AI市場的控制力。
英偉達將其核心技術稱為NVLink Fusion,該技術將幫助構建人工智能基礎設施,而不僅僅是單一、特定的超級芯片。據介紹,它將能夠整合所有公司的定制CPU和需求,“直接融入生態系統”,從而整合英偉達GPU。
Marvell Technology副總裁Nick Kucharewski解釋道:
"公司無需自己構建整個設備機架,而可以在定制芯片本身上進行創新或差異化。"
這個策略的邏輯很清晰:通過吸引公司構建利用英偉達Fusion平臺的硬件,來驅動對英偉達銷售的底層AI網絡和數據中心部件的需求。但問題是,這種間接的收入模式能否匹配此前直接大單帶來的爆炸性增長?
除了NVLink Fusion,英偉達還開始向企業市場進軍。本周,公司推出了RTX Pro企業服務器,支持傳統x86、Hypervisor、Windows 等 IT 工作負載。同時可運行 圖形化AI代理(AI Agents),甚至連Crysis游戲都能跑。
在發布會上,黃仁勛的推銷詞很有誘惑力:這些服務器開啟了一個數十億美元的市場,因為客戶可以將它們用于"一切",比如圖形、虛擬機和AI應用。
然而,Seaport Research的Goldberg潑了冷水:企業市場雖然龐大,但很難打入。與主權數據中心相比,企業交易往往規模較小,獲得交易的成本更高、耗時更長:
"我的感覺是,我們在擴大客戶基礎方面正觸及天花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