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非遺與非遺相遇
會碰撞出什么樣的火花呢?
小南最近發現了
一個非遺剪紙藝術展
就在“橫瀝印象”
推開玻璃門
便能體驗一場
跨越千年的美學對話
近日,一場主題為“千玉如書 千米如是”的非遺剪紙藝術展在美麗圩鎮客廳“橫瀝印象”(以下簡稱“橫瀝印象”)開展,由新生代藝術家米思創作的剪紙作品在此展出,吸引了眾多市民前往參觀打卡。
剪紙作品豐富多樣、意蘊深厚
小南在橫瀝印象看到,彩色云肩、京劇臉譜等中式技藝在刻刀下栩栩如生,麒麟舞獅、四大神獸等形象躍然紙上,彰顯出現代潮流和傳統元素的完美交融。
本次展覽作品品類豐富
有運用剪紙藝術手法結合民俗元素形成的“雙非遺”作品,如京劇臉譜、儺戲、醒獅等;
還有表現中國古建筑、古典服飾元素的作品,如鴟吻、鋪首、云肩等;
還有蘊含南沙標志性文化符號的作品,如媽祖、黃閣麒麟等。
這些剪紙作品都蘊含著吉祥的寓意和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故事性,能夠讓觀賞者在欣賞它們精巧外觀的同時,更加深入了解每幅作品背后蘊藏著的深厚故事淵源。
南沙是“文化出海”的重要窗口
藝術家米思現為千米文化創始人,也是高級非遺講師,其個人作品曾多次獲得國內大獎,在香港、深圳、廣州等多地展出。此次非遺剪紙藝術展落地橫瀝,是米思對于南沙地緣優勢的認可。
米思表示:“南沙不僅是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亦是鏈接廣深港澳紐帶,非遺剪紙是中華傳統文化最具標志性的代表符號,在新時代下,中國優秀的文化瑰寶走向世界、影響世界是時代的課題,我認為南沙與中華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出海’趨勢可以形成脈搏共振。”
在南沙工作和生活的幾年間,米思創作了諸多與南沙密切相關的剪紙作品,比如運用剪紙藝術呈現出南沙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黃閣麒麟舞、南沙的文旅符號天后媽祖等,通過將優秀的傳統文化鏈接在一起,實現了“雙非遺”的強強聯合。
此外,米思還與南沙天后宮、南沙游艇會、2025年粵港澳大灣區燈會、南沙海洋產業開展了合作,希望為南沙文旅產業發展貢獻力量。
文創產品要兼具藝術性和實用性
在展廳內,小南還看到了采用剪紙藝術打造而成的各類文創周邊,諸如T恤衫、馬克杯、茶禮、絲巾等物品,它們在剪紙圖案的修飾下更加別具一格,既保留了物品的實用性,又巧妙融入了傳統藝術的韻味。
談及將剪紙藝術打造成文創產品,米思認為這是當前推廣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方式。
她介紹,“我們研發文創產品的時候,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讓藝術審美和格調融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讓非遺藝術和生活用品在藝術性和實用性方面交融互補,用藝術賦予生活用品更特別的意義。”
橫瀝印象于2024年建成,是橫瀝鎮推進“百千萬工程”全力推進第二批省級典型鎮培育工作的生動成果。
其結合生態景觀、經濟活力、社區紐帶等元素,將原本的毛坯空間轉變為一個集歷史沿革、規劃建設、特色產品展銷、休閑交流等功能的現代化展館,是橫瀝鎮的“會客廳”以及對外宣傳窗口。
本次非遺剪紙藝術展就是橫瀝印象充分利用陣地資源,搭建公眾參與平臺的有力體現。
本次非遺剪紙藝術展
免費向公眾開放
持續至2月28日
大家可在開放期間
前往橫瀝印象參觀
(地址:橫瀝鎮靈山島
漁人碼頭A3棟)
邂逅獨特的中式美學
南沙部落1V1買房考察團
來源:南沙區融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