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是一“寶”
大蒜,是中醫傳統的“五辛菜”之一。古代元旦或立春日,人們要食用大蒜等五辛菜,補氣御邪,老少皆宜。
我國北方有腌制“臘八蒜”的習俗,腌制好的蒜翠綠可口,不但是過節時吃餃子的美味佐料,還有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功效。
祛寒暖中
大蒜入藥,最早見于漢末的《名醫別錄》。大蒜性味辛溫,歸心、脾、腎經,有殺蟲解毒、健胃止 、消 止咳的功效,藥用以紫皮獨頭蒜為佳。
我們平時吃白切肉時,常要配上蒜泥,沒有蒜泥也可以就蒜吃。為何呢?因為熟蒜甘溫,可以暖中。
這一理論源自清代醫生王士雄的食療專著《隨息居飲食譜》。其中論述大蒜的功用時說:“生者辛熱,熟者甘熱,除寒濕,辟陰邪,下氣暖中,消谷化肉,破惡血,攻冷積...”
所以,大蒜內服又可祛寒濕,治療寒濕導致的腹瀉、腹痛;還可以溫中,治療陽氣不足、寒氣內留導致的便秘,這種便秘以老年人居多,還有常常使用寒涼藥物的年輕人或是常吃冷食的人。
早年《全國癌癥研究所雜志》上刊登了一項研究成果:美科學家對238名患有前列腺癌,以及471名未患前列腺癌的男子的日常飲食進行分析后發現:
平均每天吃10g以上大蒜或其它蔥屬植物蔬菜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危險性比每天吃2g的男性低一半。
可以看出,在一些研究中有證據表明,大蒜中的含硫化合物和含硒化合物對防癌有一定的積極效果。
但僅是實驗,所以,并不建議大家通過大量食用大蒜來預防或者治療癌癥!
那從另一方面,現代營養學來看,大蒜中含有大蒜素,而大蒜素具有很好的殺菌作用,對多種致病菌、真菌及原蟲都有效。
大蒜還有保護心血管、預防胃癌、降低血糖、增強免疫力、保護肝臟、排出重金屬鉛等許多作用。
因而,大家平時適當吃一些大蒜其實是有益于健康的。但為防止刺激,消化道腫瘤患者最好熟吃,生吃的話不要空腹,飯后1-2個蒜瓣為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