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星標”,點“在看”,
在社交網絡上,“炫富”早就變成一種見怪不怪的現象。但你聽說過“曬窮”嗎?
沒錯,通過“網絡曬窮”來賺取流量和網友的“打賞”正成為法國大學生的生存手段。
圖源:(Illustration) Marcelsinge
窮得揭不開鍋
法國大學生開始線上“曬窮”
“請看完這條一分鐘的視頻,
你可以幫我賺到一筆吃飯的錢!
幾個月來,TikTok上的標簽#Laminuteétudiante讓一些貧困學生小賺了一筆。他們的視頻長達一分鐘,內容沒有什么特別甚至可以用“流水賬”來形容。但這條視頻嵌入的文字消息卻十分吸引網友的好奇——“通過觀看一分鐘的視頻,你可以幫我賺到一筆吃飯的錢!”
圖源:Tiktok截圖
可能一些人會劃過這條視頻,但對于在波爾多就讀社會學專業的大三學生克洛伊(Chloé)來說,這個標簽具有獨特的意義。
圣誕假期,我把時間都花在了TikTok上,甚至為此推遲了論文的交稿時間。我在TikTok的視頻描述中看到了這個標簽,立刻就理解了它的含義并對自己說,‘為什么我不可以呢?’
圖源:pexels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切里拉(Chérila)身上,她是在里昂勤工儉學項目中就讀商業運營管理專業的大一學生。在開始使用這個標簽制作視頻之前,她正經歷一段經濟困難時期:“CAF(法國的家庭津貼基金)申請的問題、朋友之間的人情消費、需要支付的押金……這些經濟問題接踵而至,我每個月都會遇到更多問題。”切里拉解釋道。
圖源:pexels
對于仍生活在象牙塔的大學生來說,在社交網絡上“曬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就切里拉而言,她注意到社交網絡上人們表現出一定的善意。
我在評論中收到了一些小提示。有人建議我買一些‘Too Good to Go’餐籃,然后去市場見見商販。
她列舉道,對于學生黨來說這些都是非常有用的建議。
圖源:pexels
而現實生活中一些熟人的反應會讓切里拉感到非常“丟人”。
如果這些網絡上的建議是出自我的朋友、同學或者同事之口,我會覺得自己很可憐、很丟人。所以,我現在處于(現實中)無人能幫助我的境地。因此,對我來說最好的事情就是人們在網絡上瀏覽我的視頻且無需支付任何費用。
目前,克洛伊和切里拉還沒有通過網絡視頻賺到錢。按照TikTok的規定,發布者必須達到法定年齡,擁有至少1萬名訂閱者,且在過去30天內的視頻觀看次數達到10萬次,并發布的內容需“真實、自主創作且能體現TikTok激發人們快樂和創造力的使命”,這樣才能獲得一定的收益。
圖源:pexels
克洛伊于去年12月31日開始在#Laminuteétudiante上發帖。“一開始我有300名訂閱者。截至今年1月14日,我的訂閱者人數剛剛超過4000 名。”
對于這位從10歲時就開設 YouTube頻道并希望在“洋抖”上發展的“沖浪老手”來說,在TikTok發布視頻是一個很好的起點。
圖源:(Illustration) Marcelsinge
“這樣我以后就可以做我喜歡的事情了,也許會幫助我實現我的目標。”克洛伊解釋道,未來她會繼續深耕TikTok做一名專業博主。
我很驚訝大家都很支持我,我差點哭了。因為網友們對我的鼓勵,這對我的未來規劃起到了莫大的作用。而且我的女朋友在我身后支持,也讓我更勇氣展示自己。我不再懼怕外界的流言蜚語。
生活條件敲警鐘
三分之二的受助者每周吃不飽飯
2月19日,法國最大的學生會組織“學生總會聯合會”(Fage)公布了一項調查結果,再次對學生生活條件敲響警鐘。
據報告顯示,三分之二的食物救助受益者每周都吃不上飯。此外,19%的大學生沒有足夠的食物,49%的大學生沒有能力每周購買新鮮的水果和蔬菜。
圖源:LP
學生總會聯合會發言人說道:
“這些新數據揭示了太多年輕人面臨的艱難選擇——他們有時被迫在學習和生存之間做出選擇。”
圖源:pexels
學生總會聯合會還指出了獎學金制度問題。
“雖然這些年輕人看起來非常脆弱,但其中63%的人沒有獲得任何獎學金補助。其中,58%的人甚至沒有資格申請獎學金。在接受調查的受助者中,只有30%的人是按照社會標準獲得獎學金的。”
圖源:pexels
由于缺乏獎學金援助,一些學生只能靠打工維持生計。學生總會聯合會譴責說:
“這種現象加劇了社會不平等,損害了大學生的畢業率,從而使他們的處境陷入惡性循環。對于超過70%的學生來說,邊學習邊打工會損害他們的學術生涯。”
圖源:pexels
對此,學生總會聯合會認為,這些情況也從側面證明了“社會救助體系效率低下”以及法國當局“無法針對公眾提供有效的救助措施”。
“我們迫切呼吁政府對我們的援助體系進行徹底的改革,成為當今法國年輕人抵御生存風險的‘堡壘’。”
圖源:pexels
2024年11月,時任高等教育部長帕特里克·赫澤爾(Patrick Hetzel)曾表示,盡管備受期待的獎學金改革最終被推遲至2026學年開始,但關于該主題的磋商將定于2025年春季開始。“此次改革旨在增加獎學金金額、提高參考收入標準,讓更多的學生受益。”
圖源:WikipediaCommons
無論是法國本地學生還是國際留學生,在法國(尤其是高消費的巴黎等大城市)生存絕非易事!為了能夠過上體面的生活,“打工學習”早已成為一種常態。
圖源:YouTube截圖
如今,面對越來越艱難的生存環境,“直播曬窮”成為一種另辟蹊徑的賺錢方式。有人認為這種方式無異于“網絡乞丐”,也有人覺得這是學生的“無奈之舉”。對于這種現象,大家怎么看?
文字:開心妹
圖片:已在文中標明來源,侵刪
審編:Léa
參考資料:
https://www.leparisien.fr/etudiant/vie-etudiante/sante/precarite-etudiante-deux-tiers-des-beneficiaires-daide-alimentaire-sautent-des-repas-chaque-semaine-X7IY3V5DGNEQ3BDGKUX3NYUZOI.php
https://www.leparisien.fr/etudiant/vie-etudiante/argent-prets/je-suis-dans-une-situation-ou-personne-ne-peut-maider-ces-etudiants-comptent-sur-tiktok-pour-gagner-de-quoi-vivre-grace-a-laminuteetudiante-FHW27PKGUBDO5IYA7LZJU3CMPU.php
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