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Globalwitness
摘要:
英國家庭能源賬單飆升,有30%以上家庭難以支付賬單,而英國政府曾承諾將幫助降低能源費,現實卻恰恰相反,這是為何?
撰文 | Shushu
編輯 | Tang
去年7月宣布“財政存在200億英鎊的缺口”后的英國,情況似乎一直沒有好轉,能源債務和成本紛紛再創新高。
2月25日,英國能源監管機構(Ofgem)宣布連續第三次提高燃氣和電力收費上限后,英國家庭平均能源費用將從4月1日起每年上漲111英鎊(折合人民幣約1022元),增幅達6.4%。
這意味著,一個正常使用天然氣和電力的普通家庭,每年的能源賬單將達到1849英鎊(折合人民幣約1.7萬元),涉及到英格蘭、威爾士和蘇格蘭的2200萬戶家庭。
在這次上漲后,與三年前相比,每個英國家庭每年將被迫多支付約600英鎊(折合人民幣約5526元)的能源費用,但比2022年歐洲能源危機時候的峰值略低。
有組織預計,到今年夏天,英國普通家庭的能源費用還將增加,可能達到3,000 英鎊(折合人民幣約27500元)。
盡管英國屬于發達國家,政府也曾耗費超780億英鎊(折合人民幣約7153億元)解決家庭能源成本問題,但對于許多家庭來說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官方數據顯示,到去年9月底,家庭向能源供應商拖欠的電費或天然氣費用升至創紀錄的16億英鎊。
據預測,現在的能源賬單將有30%多的家庭難以支付賬單,而低收入家庭的這一比例將上升到50%以上。這意味著整個英國有近900萬戶家庭付不起電費賬單。
然而,英國政府曾承諾到2030年將能源費用降低最多300英鎊,現實卻恰恰相反。不僅能源費用從未降低,如今英國能源債務也已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究竟是什么讓英國深陷能源危機?是對化石燃料的依賴,還是能源政策的失敗?
01--英國能源高度依賴天然氣
英國的能源價格是由全球市場的天然氣價格決定的。因此,國際天然氣價格上漲,導致英國的能源費用也隨之上漲。2025年第一季度至第二季度期間價格上限水平的上漲約80%。
歐洲大陸雖然天然氣價格也在上漲,但不至于對家庭的能源費用影響這么大。主要原因是,英國極度依賴天然氣,是第二大依賴天然氣供暖的國家,第五大依賴天然氣發電的國家。
上世紀60年代,英國發現豐富的北海油氣田,促使政府逐步轉向天然氣,并在80年代大規模取代煤炭發電。由于北海天然氣供應充足,英國能源政策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急于發展其他能源。
然而,北海油氣資源自2000年代起逐步枯竭,英國從天然氣出口國變成了進口國,但能源結構并未及時調整,仍然高度依賴天然氣發電。
2023 年,英國57%的天然氣進口通過海底天然氣管道來自挪威,其余部分來自美國(26%)、卡塔爾(6%),以及其他來自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國家。
圖說:2023年英國天然氣進口量(按原產國劃分) 來源:DUKES 2024
然而,受俄烏沖突影響,通過烏克蘭向歐洲國家輸送俄羅斯天然氣的管道于今年年初被關閉,進口天然氣也變得困難且昂貴。
上個月,英國最大的天然氣存儲設施的所有者已經發出警告,稱天然氣庫存“低得令人擔憂”,英國的天然氣田也幾乎已經枯竭。
監管機構表示,正是這種依賴導致了成本增加。
相比于歐洲大陸的其他國家,挪威的大部分能源來自水力發電,法國則在核能方面有更多投入,西班牙,氣候溫暖,供暖需求較低,但依舊大力投資可再生能源。所以,這些國家目前的電費低于英國。
02--能源政策失誤,消費者成最大輸家
由此,許多人認為這是英國政府多年來能源政策的徹底失敗,不僅家庭能源費用持續上升,還讓消費者的錢都流入了化石燃料企業的口袋。
今年1月,有研究稱,過去十年,英國政府通過 “容量市場” 計劃提供了價值200億英鎊的合同。然而,令人咋舌的是,其中約60%的合同流向了化石燃料發電廠。
該機制的目的是通過向備用發電機組提供合同,建立備用發電機儲備,以防止電力短缺,旨在建立備用發電機儲備。
然而,在這個本應助力能源轉型的市場機制下,化石燃料電廠卻成了最大贏家。這其中僅天然氣發電廠就有90家,每家都獲得了長達15年的合同,而這些合同的資金來源竟是消費者能源賬單上的附加費。
也就是說,即使到2040年,英國家庭仍可能在為這些天然氣電廠買單。
回看半年前,英國工黨基爾·斯塔默就任英國首相時的承諾,將英國打造成一個清潔能源超級大國,到2030年,英國陸上風電裝機增加1倍、太陽能裝機增加3倍、海上風電裝機增加4倍,使整個電網的清潔能源占比達到95%,以減輕該國目前對天然氣進口的依賴。
然而,按照這個“容量市場” 計劃,距離2030年這個節點,過去整整十年后,消費者還在為化石燃料買單。
不僅如此,斯塔默還承諾將幫助英國家庭削減能源成本等問題。從目前看來,效果并不明顯。
英國國家統計局的一份報告稱,政府實施的能源價格保障計劃(Energy Price Guarantee,EPG)“針對性不強”。
EPG計劃原目的是限制家庭能源賬單的年度上限,以減輕能源價格上漲對消費者的影響。
然而,由于其普遍適用性,未能有效聚焦最需要幫助的弱勢群體。在政府耗費超過780億英鎊之下,依舊有約750萬戶家庭陷入能源貧困,并讓能源公司欠下35億英鎊的債務。
03--能源改革推進,但政策仍然左右搖擺
雖然整體進展緩慢,但自斯塔默擔任首相以來,為了實現能源轉型的承諾,也作出了一些改革。
先是廢除保守黨通過《國家規劃政策框架》(NPPF)中兩個腳注設立的陸上風電場禁令。這看似簡單的規則調整,實則打破了陸上風電發展的桎梏。此前,腳注要求開發商提供當地無反對風電項目的強力證據,嚴苛程度近乎苛刻,令很多項目難產。
緊接著,工黨宣布成立“大不列顛能源”(GBE)這家國有獨資公司,專注清潔能源開發,統管全國可再生能源項目。
然而,即便如此,英國政府對化石能源曖昧依然曖昧。
去年7月,斯塔默勝選后首次公開活動就為蘇格蘭即將關閉的煉油廠“加油打氣”,并表示已經著手制定救援計劃。這一決定隨即在當地引起爭議。
今年2月,在英國保守黨和天然氣庫存不足的壓力下,英國政府開始猶豫批準開發北海羅斯班克和杰克達油田。
擁有羅斯班克油田80%股份的Equino最近宣布?,它打算在2024年至2027年期間將石油和天然氣產量提高10%,同時縮減對可再生能源的投資。
顯然,英國的能源政策正處于十字路口。
不少人呼吁,英國應該迅速增加可再生能源發電,并將可再生能源價格與天然氣價格脫鉤,這樣可以永久降低家庭和企業的電費。
如果英國政府繼續在化石燃料和可再生能源之間猶豫不決,那么能源危機和高企的賬單恐怕還將持續多年。
未來,英國需要更加堅定的政策,減少對天然氣的依賴,加大對可再生能源和儲能技術的投資,才能真正擺脫能源困境,實現長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資料:
[1]https://www.ofgem.gov.uk/press-release/energy-price-cap-will-rise-64-april
[2]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gl0k772lwpo
[3]https://www.gov.uk/government/news/rising-energy-bills-what-you-need-to-know
[4]https://www.theguardian.com/business/2025/jan/28/uk-energy-bills-fossil-fuel-power-plants-capacity-market?utm_source=chatgpt.com
[5]https://www.lse.ac.uk/granthaminstitute/news/why-the-british-government-must-stand-firm-against-further-north-sea-oil-and-gas-development/
[6]經濟日報:英國宣布破產!能源政策面臨調整
免責聲明:
本文僅用于學術交流和傳播,不構成投資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