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澤連斯基
美烏11條協議的全文來了,一句話概括戰爭結果,那就是領土歸俄羅斯,經濟歸美國,麻煩留給歐盟。烏克蘭媒體披露了美烏礦產協議的全文,按計劃本周五澤連斯基就會前往華盛頓,在這份“不平等條約”上簽字。協議一共有11條條款,雖然僅僅是烏克蘭和美國之間的雙邊協議,但反映了戰后安排的整體思路。用一句話概括的話就是:領土歸俄羅斯,經濟利益歸美國,麻煩留給歐盟。
先來看看協議本身的內容。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要設立一個由美國和烏克蘭共同持有的“重建投資基金”。一開篇,協議就明確了幾個前提條件。諷刺的是,第一條不是承認烏克蘭在戰爭中付出的慘痛代價,而是承認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美國向烏克蘭提供了大量財政和物資支持,這充分體現了特朗普政府“美國優先”的原則。
圖為特朗普
除此之外,協議還承認,烏克蘭曾經自愿放棄世界第三大核武器庫,但如果你認為美國要就此對烏克蘭做出補償,那就大錯特錯了。這份協議的實質就是要確保烏克蘭戰后重建所產生的紅利,美國要拿大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協議還明確提出,要確保所有對烏克蘭“采取敵對行動的國家”,不會從烏克蘭的重建當中獲益。
既然要建立重建投資基金,錢從哪來是關鍵的問題。對此,烏克蘭政府承諾,將會把國有自然資源資產未來50%的貨幣化收入投入該資金,雖然沒有明確給出5000億美元的具體數額,但既然基金是由美國和烏克蘭共同持有,這就確保了美國將從烏克蘭未來的自然資源開發中有長久的獲利。而且從烏克蘭方面公布的礦產地圖來看,大部分礦產資源并沒有被俄軍占據。
其實,最重要的不是協議寫了什么,而是協議沒有寫什么。首先,雖然澤連斯基說自己不會讓烏克蘭用十代人的時間來償還美國的債務,但現有的協議文本并沒有明確基金的存續時間,這是否意味著烏克蘭要把所有自然資源開發殆盡,才能等到協議終止的一天?我們不得而知。
更重要的是,在烏克蘭最關心的安全保障問題上,協議沒有做出任何明確的承諾。僅僅簡單地提及了一句,說“美國政府支持烏克蘭獲得必要的安全保障以建立持久和平”。這完全是含糊其辭,從字面意思來看,即便是由俄羅斯來保障烏克蘭的安全,特朗普可能也會支持。烏克蘭的安全,是特朗普政府最不在乎的事。
圖為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
從烏美之間的“11條”就可以看出戰后安排的大體輪廓:烏克蘭東部將歸俄羅斯所有,烏克蘭重建產生的經濟紅利大部分要落入美國的口袋,而現在最麻煩的可能是歐盟。歐洲多個國家領導人剛剛扎堆訪問了基輔,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為烏克蘭勾勒出了一個“美好愿景”,她表示烏克蘭或許可以在2030年之前加入歐盟。
但實際上歐盟自身正面臨著不小的麻煩,首要的問題就是,歐盟要如何處理與俄羅斯的關系。美俄關系的緩和將使歐盟陷入孤軍奮戰的境地,現在歐盟國家還在追加對俄制裁,但華盛頓放松制裁是遲早的事,屆時歐盟將何去何從?
圖為烏克蘭的礦產資源
此外,在烏克蘭的戰后重建中,歐盟很可能是費力不討好,一方面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另一方面烏克蘭最重要的礦產資源已經被美國搶占了。如果烏克蘭真的成為歐盟的一員,歐盟其他國家也會面臨更重的財政負擔,以及東西歐之間分化等問題。除此之外,還有遺留的烏克蘭難民問題。現在歐盟主要國家內部“極右翼”政黨正在崛起,這都給歐盟的穩定帶來了挑戰。總之,未來的局面是,俄羅斯獲得了領土,美國掌控了烏克蘭經濟,而歐盟只得到了無盡的麻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