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懷是近代歷史的著名將領(lǐng),他不僅在軍事上有大貢獻,他在生活中更是一個處處為別人著想的人,值得我們學習。
在生活上,彭德懷一貫秉持著“吃喝小、事不小”的理念,簡單來理解,就是在小事上犯錯也是犯錯。
尤其在那個吃不飽的年代,嚴禁吃喝上的特殊化,充分體現(xiàn)了彭德懷的公平公正,而且他始終站在人民的角度。
黃克誠和彭德懷是多年的戰(zhàn)友,他對彭德懷的這個品質(zhì)感受頗深:“彭老總的生活極其艱苦,教育干部戰(zhàn)士不要忘記人民,不要鋪張浪費。”
其實彭德懷能成為這樣的人,源于他出生在一個貧苦家庭,父親長年患病,母親在他8歲時去世,幼年的他就挑起了養(yǎng)家的重擔。
也正是有這樣的經(jīng)歷,彭德懷在晚年回憶時寫道:“那段貧困生活對我是有鍛煉的,之后我一直謹記不要忘記貧苦人民的生活,同時鞭策自己不要腐化。”
彭德懷參軍后,無論別人怎么想,但他始終堅持自己的想法,那就是“軍隊要為民眾謀利益”,而后來他也做到了。
一、彭德懷有原則、愛人民
在彭德懷擔任了一些職務(wù)后,他便教育軍隊中的人民不要拿群眾的東西,但總有特殊的情況,彭德懷的做法讓眾人點贊。
有一次,團部派了一個謝副官,當時是來他營里協(xié)助他工作的,隨著二人相處的越來越融洽,謝副官也開始做一些事情。
謝副官有一天手提一只大母雞走進營房,彭德懷當即黑了臉,質(zhì)問他哪來的,謝副官沒有看到彭德懷的表情變化,表示是用手抓來的。
彭德懷一聽當即火了,對著他就是一頓教育:“這里的群眾被黔軍害得很苦,你還要趁火打劫拿人家的雞,這是破壞我部軍紀!”
謝副官沒想那么多,當即有些懵,之后按照彭德懷的命令將雞送了回去,原以為這件事情過去了,不料彭德懷還將此事報告團長,要求將謝副官撤職處分。
隨著這件事情的傳出,軍隊中很多人不了解他的做法,認為一只雞而言,用不著這么大動干戈,但和他相處過的人都知道他這么做是為了什么。
楊尚昆后來和眾人解釋,彭總從小生活在饑寒交迫中,非常痛恨舊社會的黑暗腐敗,所以他眼里容不得一點貪污腐化。
那個時候彭德懷還在舊軍隊,那時候內(nèi)部腐化很嚴重,而且還會搜刮民財,克扣軍餉,彭德懷從來沒貪污過,而是把自己的薪餉積蓄起來做起義的費用。
大革命失敗后,已是湘軍團長的彭德懷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1928年年底率紅五軍主力與朱德、毛澤東率領(lǐng)的紅四軍會師。
后來隨著隊伍的壯大,彭德懷發(fā)現(xiàn)自己的士兵思想比較頑固,為了能徹底脫離舊社會,他開始帶著眾人改變,帶頭執(zhí)行《三大紀律,六項注意》。
在這樣的背景下,彭德懷在人民的心中有著極高的地位,無論到什么時候都是我們該學習的榜樣。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當年有一位將領(lǐng)被認為是和彭德懷平起平坐,但1955年卻未被授銜,長子則以種地為生,此人叫滕代遠。
滕代遠他就是曾擔任毛主席副手的紅一方面軍副總政委、八路軍原前方總指揮部參謀長,那么,他身上究竟發(fā)生了哪些故事,又為什么沒有軍銜呢?
二、滕代遠為人公道有責任心
滕代遠1904年出生于湖南,他是家中獨子,這在那個年代很少見,因此家人對他的培養(yǎng)也是極好的。
在1921年的時候,滕代遠在父母包辦下娶了年長他4歲的女子,之后生下長子滕久翔,如果不出意外他的人生可以說是平平淡淡。
但在1923年滕代遠考取了常德湖南省立第二師范學校,隨后便到這所學校上學,期間接觸到了革命,自此離家未有歸期。
滕代遠在校期間投身愛國學生運動,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而在這之后,他被學校開除,走上了革命道路。
1927年大革命失敗,苗寨傳來了滕代遠已死的消息,其家人以為他真的去世了,實際上他冒死組建了“復仇隊”,后來與敵人展開斗爭。
后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滕代遠與彭德懷率紅五軍上了井岡山,與朱毛紅軍,正是這次會師,湘贛邊界所謂革命力量壯大,蔣介石擔心不已。
在第三次“會剿”期間,紅五軍不少同志產(chǎn)生了異議,后來在彭德懷和滕代遠力主守山的情況下,大家同意了,可見他的地位很高。
后來還發(fā)生了一件事情,滕代遠當年在一個地方干革命的時候,急需選出一位鎮(zhèn)長,最終他選擇了一個打過紅軍的人擔任了鎮(zhèn)長。
事情是這樣,當時我軍戰(zhàn)士張虎背一大捆柴從山上下來,之后撞倒一位老大娘,但他理都沒理就走了。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位名叫山華的年輕人看到了,他在扶起大娘的同時責罵張虎,張虎也沒好氣,反罵了一句,之后二人便打了起了。
山華打得張虎鼻口流血,回家后遭到了父母的責罵,畢竟八路軍是軍人,于是拉著他去八路軍部隊認錯。
而在軍隊中,張虎挨打的事情已經(jīng)傳遍了,當時上級就是滕代遠,當他得知是一位年輕人打的張虎,當即對這位青年有了想法。
后來滕代遠提議讓山華當鎮(zhèn)長,因為他當時打人不為自己,而是為人民,可見他骨子里是個很正直的人。
其實如果是彭德懷的話,想必他的做法會和滕代遠一樣,至于滕代遠后期的發(fā)展,他也一直很給力,為國家做出巨大貢獻。
但隨著解放戰(zhàn)爭的結(jié)束,新中國的道路,國家開始為這些功臣頒發(fā)榮耀,而滕代遠卻沒有上榜,這是咋回事呢?
三、建國后沒有授銜
在1949年11月,解放軍在進入城市的同時,也開始接管各個工作,滕代遠就這樣接下了鐵路的任務(wù),成為鐵道部部長兼黨委書記。
在這樣的背景下,滕代遠就離開了軍隊,那個時候的他內(nèi)心其實是不愿意的,但為了國家只能這么做。
后來滕代遠將所有精力都投入到鐵路事業(yè),要知道舊中國的鐵路事業(yè)嚴重滯后,對于滕代遠而言是非常有難度的一個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滕代遠是較早從軍隊轉(zhuǎn)到經(jīng)濟戰(zhàn)線的一個同志,當年周總理還曾夸贊過他,可見他在黨內(nèi)的地位也是很高的。
更重要的是,滕代遠在鐵道部部長這一崗位上,一干就是16年,而當年他也為抗美援朝戰(zhàn)爭付出了巨大貢獻。
當時滕代遠指揮鐵道兵團北上參戰(zhàn),建成了一條打不斷、炸不爛的運輸線,可惜到了大授銜,他因離開軍隊而無緣授銜。
1974年12月1日,滕代遠北京去世,享年70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