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來到大結局!
尹錫悅彈劾案這場精彩的“韓劇”,到收尾的時候了。
在第十一場辯論中,透露了戒令事件的太多細節(jié),此前都沒有提到過。
看來,雙方都動真格的了。
都想在這最后一場辯論中將對方拿下。
例如:宣布戒令前的“五分鐘短會”,過程是怎么樣的?
此外,他為什么要道歉呢?
彈劾案結果宣布的時間確定了嗎?
我們逐一來看看。
當?shù)貢r間2月25日下午14時,尹錫悅彈劾案的最后一場辯論正式開始,整個過程持續(xù)了8小時左右,至晚上22時14分宣告結束。
尹錫悅一開始并沒有出席,直到其代理人辯論完成后方才出場。
從畫面中可以看出,他親自作了最終辯論。
為了這場辯論,他準備了77頁的稿子,用了近70分鐘的時間進行講話。
有消息稱,這些稿子都是他親筆書寫的,可見其重視程度。
而且他在講話的途中,還因為口渴喝了幾口水。
來看看他的講話內容。
一開始他就主動道歉了,但并不是為他發(fā)布戒令而道歉,而是由于彈劾調查,導致他無法正常工作,為由此帶來的不穩(wěn)定而道歉。
但實際上,他的這一“道歉”充滿了諷刺意味。
要知道,是李在明團隊彈劾了他,所以他的這句話表面上是道歉,但實際上是在暗示民眾:都怪李在明,否則一切工作都會正常進行,就不會造成今天的局面。
所以,尹錫悅的講話稿,真是處處都充滿了心機啊。
緊接著,他再次為自己發(fā)布戒令的行為尋找借口。
例如,他說發(fā)布戒令在程序上和理由上充分且必要,也符合韓國的規(guī)定。
但大家想想韓德洙此前的證詞,戒令發(fā)布前的“五分鐘短會”,是怎么回事?
按理來說,他要發(fā)布戒令的話,一方面要與韓德洙等重要人物開會商議,另一方面還要通報“國”會。
但是,這場“五分鐘短會”連人都沒有到齊,尹錫悅急匆匆地講了幾句理由之后,便摔門而出,去發(fā)表了電視講話。
整個過程沒有會議記錄,沒有簽字,沒有討論,更沒有給“國”會透露一點風聲。
而尹錫悅卻說程序沒問題,誰能信呢?
從這一條就可以看出:尹錫悅的最終陳述中,多半都是假話。
由于辯論不具備說服力,能夠給出的證據(jù)也很少,所以尹錫悅下臺的可能性很大。
但是,目前還差關鍵一步,那就是憲院宣布最終結果。
終審已經(jīng)結束,結果也該公布了吧?
不。
還有一個影響因素很關鍵,那就是崔相穆的態(tài)度。
注意,這是很認真的分析,且結合了具體的事例,方便大家理解。
大家應該也注意到了,直至今天,憲院仍然只有8名成員,還有一個位置始終空著。
這是因為崔相穆遲遲不任命馬恩赫所致。
但“國”會已經(jīng)就此申請了裁決。
2月27日,這一結果就要出來了。
如果崔相穆被要求必須立刻任命馬恩赫,那么彈劾案宣布結果的時間可能會提前。
而如果他繼續(xù)拖延,仍然拒絕任命的話,彈劾案的結果就可能晚一點公布。
要知道,這是現(xiàn)實世界的問題,少一個人就意味著他的工作需要其他人代為完成,這就不是一兩個小時的事情,至少也需要幾天時間。
而且,尹錫悅的支持者們一直在干擾憲院的工作,每次辯論時,他們就聚集在大門口抗議,還有的人找出了憲院成員的住址,在他們的小區(qū)進行干擾行動。
這更加遲緩了他們的工作進度。
另外,還要考慮到節(jié)假日的問題,周末的時候他們很可能會居家辦公,或者直接選擇休息,或者因為某些因素減慢了工作的速度,例如帶娃、家務。
所以,崔相穆的態(tài)度十分關鍵。
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力量,也更節(jié)約時間。
而崔相穆如果一直拒絕任命馬恩赫的話,剩下的8名成員審理案子的速度會慢很多,再加之以上兩個因素的影響,彈劾案結果的宣布時間可能會下往后延一延。
也就是說,我們等待的時間可能會超出10天。
盡管目前憲院并沒有確定宣布結果的準確時間,但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得知,最早會在3月8日左右,而最晚也不會超過3月15日。
因此,彈劾案宣布結果的時間,大概會在3月8日至3月15日之間。
屆時,尹錫悅是否下臺將得到真正的答案。
不過,目前這已經(jīng)不是很重要了,因為無論他是否下臺,都不會得到善終。
哪怕他成功復職,也還要被追究責任。
那么這是怎么回事,為何得出這一結論?
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下方留言,我們在下一篇文章中繼續(xù)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