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畏契約賽事出色的競技生態下,每支隊伍都有可能成為那個“冠軍EDG”。
作者:二鬧
圖片:源自網絡
3月2日,無畏契約曼谷大師賽迎來收官日,T1以3比2戰勝G2成功奪冠。
兩支隊伍在曼谷大師賽的巔峰對決中,接連貢獻1V4、1V5、多次加時比拼的名場面,讓人大呼過癮。極為精彩的對決很容易讓人忘記,G2還只是VCT美洲賽區的晉升賽隊伍,而T1更是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連斬四大賽區一號種子隊伍,一路逆襲奪冠。
曼谷大師賽收官之后,T1獲得5個冠軍賽積分,G2獲得3個冠軍賽積分,EDG獲得2個積分,獲得第四名的VIT則有1個積分進賬。接下來,全球各賽區隊伍都將進入各自賽區的第一賽段交鋒,在積累冠軍賽積分的同時,展開對下一屆多倫多大師賽參賽席位的爭奪。
回到本屆賽事當中,對于VCT CN賽區的觀眾來說,“自家隊伍”EDG的提前出局雖有遺憾,但T1的韌性與戰術設計能力、G2出色的臨場指揮及經濟運營能力,都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隊伍實力頗具說服力。
還有一組數據能反映本屆賽事的精彩程度:在G2與T1的冠軍爭奪戰打響之前,賽事最高同時在線觀眾已經超過430萬。根據EsportsCharts統計,G2與T1的對決僅在Twitch、YouTube、SOOP等平臺上的峰值觀眾就超過130萬。
而且由于曼谷大師賽的助推,無畏契約游戲內的VCT 2025電競收藏系列內容銷售情況十分出色,該系列目前已累積能夠向隊伍貢獻超過2500萬美元的收入分成,賽事與選手們的“帶貨”能力可見一斑。
EDG作為去年全球冠軍賽的奪冠隊伍以及本屆曼谷大師賽VCT CN賽區的一號種子,被國內甚至不少海外觀眾寄予厚望并不令人意外。但縱觀過去歷屆無畏契約地區賽事及國際賽事我們就能發現,“成長”“逆襲”并非EDG獨有的劇本,在更大的維度,競技體育賽事從來不是只有某一特定主角的個人英雄主義故事。
越來越多頗具戲劇性的競爭情節在說明,在一個競技熱情高漲、競技生態環境出色的項目中,一支隊伍想要“常勝”是何等困難,無畏契約賽事競技質量的提升是何等迅速。
01
在無畏契約賽事中,非常典型的“成長”與“逆襲”故事并不少,EDG書寫過的故事情節,出現在了更多隊伍身上。
先說最近的案例。2月28日,曼谷大師賽勝者組決賽,G2以2比0擊敗EDG,率先晉級總決賽,而EDG則落入敗者組。
雙方也算恩怨對決,在2月22日的瑞士輪第二輪,兩支隊伍就曾相遇。彼時,EDG在先失一局的情況下完成讓一追二,成功殺入四強,也送給G2賽季首敗。但雙方在勝者組決賽的遭遇,恐怕大家都歷歷在目。G2明顯對EDG的打法與戰術研究更為透徹,并成功找到了克制之法。
T1的故事同樣值得說道。在本次敗者組決賽擊敗EDG之前,這支隊伍已經展現出很出色的競技狀態和成長速度。作為VCT太平洋賽區的二號種子,T1在賽前并不被看好,首場比賽也被VIT零封。
瑞士輪第三輪,T1又遭遇了同賽區的“苦主”DRX,后者保持著對陣T1的七連勝,但在雙方的第八次交手中,T1上演了下克上戲碼。以及在淘汰賽階段,面對剛剛零封自己的VIT,T1 2比1完成了復仇。到最終奪冠,這支隊伍甚至完成了連續擊敗四大賽區一號種子隊伍的“壯舉”。
還有一個故事要“久遠”一些,來自去年的上海大師賽,VCT EMEA賽區的隊伍TH表現令人印象深刻。當時的敗者組決賽,TH遭遇了G2。在那之前,TH對陣G2兩戰皆負,但士別三日,在敗者組決賽中,不被看好的TH強勢逆襲,以3比0干凈利落擊敗對手,G2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上海大師賽時,無畏契約全球電競人Leo Faria曾表示,VCT的發展道路更注重質量。而到目前為止,我們從上述案例已經能窺見VCT競賽質量穩步提升的態勢:競爭格局愈發多元,任何隊伍都有可能書寫歷史,越來越多“爽文”情節正在無畏契約的賽場上演。
02
EDG從曾經的“挑戰者”到如今的“被挑戰者”,這樣的身份轉變是競技體育中必然會出現的情況,即便這支隊伍不是EDG。更值得關注的是,各種“成長”與“逆襲”故事連番上演,是無畏契約賽事生態良性發展最典型的表達。
去年11月,無畏契約賽事發布了2025年的電競計劃,其中有幾個十分關鍵的細節信息,如每個聯賽的隊伍將增加至12支,聯賽總比賽場次將增加12.5%,以及推出新的冠軍賽積分系統。
隊伍數量與競賽場次的增加,最直觀的影響便是加速隊伍選手之間的技戰術交流,提升賽區整體水平。而啟點賽、兩個賽段季后賽以及兩屆大師賽的積分規則更新,搭配常規賽段的固定勝場積分,則在進一步提升大家的競技熱情。
2025年的冠軍賽積分規則之下,參賽隊伍在常規賽段就得錙銖必較,除了贏得積分來爭取全球冠軍賽門票這個長遠目標之外,隊伍還得盡力爭奪季后賽名額,賺取更高的積分獎勵。此外,兩屆大師賽的積分獎勵也更豐厚。
隨賽事級別逐漸遞增的積分分配,賦予了每一層級賽事更大的“戰略價值”,同時又在時刻凸顯最高級別賽事全球冠軍賽的重要性——全球隊伍需要在每個階段盡力爭勝才能迅速緩解晉級全球冠軍賽的積分壓力。
更高的對抗頻率,更明顯的競賽熱情,都在助推無畏契約賽事的競賽質量持續發展。從今年各賽區的啟點賽以及本屆曼谷大師賽我們已經能清晰地看到無畏契約賽事的博弈深度:地圖理解、英雄池深淺、戰術儲備、團隊協作與應變能力、版本研究深度等,這些都是影響競賽勝負及隊伍實力的因素。
如此博弈深度之下,單一隊伍可能很難對各類能力面面俱到。此時,整個生態的競賽熱情與高頻對抗的價值便能凸顯出來,它很容易催生出各類不同的“絕活”隊伍,并讓創新戰術、經濟運營理念、版本研究等“絕活”快速在生態內流通,從而加速所有隊伍的成長。
當無畏契約賽事的競技生態跑通了上述邏輯,我們會發現,失敗和對手都是最好的老師,而勝利和榮譽也會更加耀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