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銀河系列升級為獨立品牌:一場圍繞安全與平權的智駕變革
2025年3月3日晚,吉利汽車在“AI智能科技發布會”上宣布,原吉利銀河系列正式升級為獨立品牌“吉利銀河品牌”。
這一調整并非簡單的名稱變化,而是基于技術積累與市場定位的戰略性升級。核心動作是推出“千里浩瀚”安全高階智能駕駛系統,并明確將“安全平權”作為品牌核心理念。
技術支撐:從單一車型到全域覆蓋
吉利銀河品牌的獨立性,與其背后的技術體系密不可分。此前,吉利已通過“智能汽車全域AI”技術體系整合了算力、數據與算法能力,覆蓋車端、云端及多終端設備協同。
此次“千里浩瀚”系統的發布,則進一步將智駕能力分層落地,覆蓋從基礎功能到高階自動駕駛的多場景需求。例如,最低層級的H1方案支持高速領航與自動泊車,而最高層級的H9方案則面向未來L3級自動駕駛設計。
功能落地:安全與實用并重
據發布會信息,新系統強調“安全第一”原則,并試圖通過技術普惠打破市場分層。全系車型將標配高速領航輔助(NOA)與自動泊車功能,而部分車型支持無高精地圖的城市道路通行能力。較具突破性的功能包括:
復雜場景應對:懸空障礙物識別、130km/h時速下的緊急制動;
停車痛點解決:支持機械車位泊車、代客泊車與充電機械臂聯動;
覆蓋廣度提升:D2D(車位到車位)領航輔助將于本月向用戶推送,實現從起點到終點的連續輔助駕駛。
市場策略:平權背后的競爭邏輯
吉利銀河品牌的獨立,透露出兩個市場信號。
其一,通過技術分層適配不同價位車型,例如H13方案支持城市通勤領航,H7方案擴展泊車代駕功能,以此覆蓋10萬至30萬元價格區間的消費群體。
其二,將安全作為差異化競爭點。當前行業普遍強調智駕功能的“激進迭代”,而吉利選擇以“零誤判冗余”和全天候感知能力作為技術驗證標準,試圖降低用戶對新技術安全性的疑慮。
挑戰與未來走向
盡管技術布局全面,但挑戰依然存在。例如,無圖城市NOA需應對復雜路況的泛化能力,而L3級自動駕駛的落地還需政策與基礎設施配套。
此外,吉利將智駕系統向全品牌開放的做法,可能面臨內部資源分配與外部競爭的雙重壓力——既要避免與極氪、領克等子品牌形成內耗,又需直面特斯拉、小鵬等企業在智駕領域的先發優勢。
總結
從產品系列到獨立品牌,吉利銀河的升級本質是一場技術驅動的市場卡位戰。其核心邏輯是通過安全性與功能分級的平衡,擴大智駕技術的用戶覆蓋面。不過,消費者是否愿意為“平權”買單,最終取決于實際體驗中的可靠性。畢竟,在自動駕駛領域,用戶信任的建立遠比功能堆砌更難,也更重要。
(完)
注:本文基于發布會公開信息及企業技術布局分析,未對產品實際表現作主觀評價。智駕功能的使用需遵循當地法規及安全指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