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記者從臨潼區農業農村局獲悉,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日前發布2024年全省第三批鄉村振興典型案例。其中,西安市共4個案例入選,臨潼區交口街道《實施“三種良方”助力“糧田”變“良田”》案例榜上有名。
交口街道地處涇惠灌區,耕地資源豐富、灌溉條件優越,耕地保有量45654畝,其中,永久基本農田41587畝。近年來,交口街道組建“街—村—員”三級近150人的“田長制”隊伍,采取“常態巡查+定期排查”方式,對耕地變化情況進行實時監測。同時,該街道還充分發揮網格員作用,廣泛組織發動群眾,將違法違規占用耕地行為舉報嵌入全科網格之中,構建了“全民監督、網格受理、政府處置”的線索舉報體系。
作為臨潼區產糧大街,交口街道堅持項目帶動,轄區4萬余畝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投入1100余萬元,大力實施農田排水工程,通過采取干溝清積除淤、河渠疏通整修、排水管道鋪設等措施,3200畝“水澇地”變成“高產田”。持續加快農業灌溉基礎設施建設,新建、修復灌溉井42眼,新修、改造提升灌溉渠25公里,農田有效灌溉覆蓋率從83%提升至95%,為糧食豐產豐收奠定了堅實基礎。
此外,交口街道還從穩面積、增單產兩手發力,把糧食均衡增產作為踐行“千萬工程”經驗的“生命線”。引入中化集團等龍頭企業,在轄區高鐵村1700余畝耕地開展試點,探索建立利益聯結機制,通過土地流轉和大田托管等方式實施規模化經營,預計村集體增收40萬元,實現企業、集體、農戶“三贏”局面。持續探索大田環境監測系統在糧食種植中的應用,通過傳感器、視頻監測和人工采集苗情、病蟲情、墑情、災情信息,實時跟控“耕、種、管、收”環節,用科技為糧食安全保駕護航,讓群眾從“會”種地到“慧”種地。(記 者:王三合 魏 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