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勒泰市汗德尕特蒙古族鄉角薩特村村民巴特蘇克·切卡站在麥田邊,緊緊握住地委辦公室、政策研究室,地區國家保密局駐角薩特村第一書記劉曉明的手,粗糙的手掌傳遞著質樸的感激:“謝謝你們,工作隊真是幫了大忙!”
隨著渠閘開啟,渠水汩汩流入農田,麥苗在陽光下抽枝展葉,生機盎然。
困境:水渠失修愁煞村民
去年秋收后,駐村工作隊在入戶走訪中屢聞愁聲?!皾菜瑞B娃娃還難!”村民們倒起了苦水,“上游水嘩嘩流,咱地頭卻旱得冒煙。”
經實地勘察發現,村內7公里長的引水渠因年久失修,分水閘破損嚴重,一到農忙時節,澆水就成了大伙兒的揪心事。
破局:多方聯動筑牢“水脈”
群眾的事情就是工作隊的事情!為解決村民灌溉用水難題,工作隊帶著村干部踩著積雪實地勘察,在渠邊一蹲就是大半天;村民大會上,老百姓也爭相出主意:“閘口得修在這兒”“分水板要加厚”……
地委辦公室更是當起“紅娘”,牽線地區水利局和阿勒泰市水管總站專家現場“會診”?!?/p>
攻堅:干群齊心搶抓春時
今年3月,22萬元水利專項資金到賬后,修渠工程旋即啟動。攪拌機轟鳴聲中,村民們自發扛著鐵鍬趕來幫工,連鄰村達布勒哈特村的鄉親也加入施工隊伍。短短一個月,6座新引水閘、8座節制閘如衛士般矗立渠畔。
如今打開閘門,清流歡騰著奔向田間?!斑^去澆一輪地要十天左右,現在三五天就能搞定!”村民巴特蘇克的麥田喝飽了水,麥苗躥高了一截。劉曉明掰著指頭算賬:“畝產起碼能增一兩成,咱村2000多畝地,年底瞧好吧!”
黨群情:渠水潺潺潤民心
“修閘那會兒,劉書記天天泡在工地,褲腿沾滿泥漿?!苯撬_特村黨支部書記托爾巴依爾·烏蘭巴依爾感慨道。
如今,新修的水閘不僅引來了活水,更架起黨群“連心橋”——夕陽下,渠水倒映著晚霞,宛如鄉親們笑臉上的紅暈。
阿勒泰地區融媒體中心記者:胡俊秀
通訊員:陳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