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62個“學雷鋒紀念日”、第26個“中國青年志愿者服務日”到來之際,為傳承和弘揚雷鋒精神,充分展示當代大學生朝氣蓬勃、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長春人文學院各級團組織、志愿者協會組織策劃內容豐富、務實有效、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將學雷鋒主題學習與實踐教育有機融合。通過開展理論宣講、普法宣傳行動、扶老助殘行動、生態環保行動以及常態化開展“我為同學做實事”系列活動,讓雷鋒精神在青年心中落地生根,在志愿服務的浪潮中展現青春作為。
以交流促合作
推動志愿服務工作高質量發展
3月4日下午,長春人文學院參加由吉林省聯青志愿者協會主辦的“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聽見·志愿服務”對話交流活動。活動匯聚了省內相關職能機構、社會組織、大學院校、社區商企等,聚焦社會組織在志愿服務中面臨的瓶頸與需求,搭建跨界對話交流與成效實戰平臺,凝聚更多共識與行動,互助互利共盡社會責任。校團委書記寇雅楠、副書記蔣丹、美術與設計學院黨總支書記栗微、護理福祉學院黨總支副書記甄獻浩以及部分學院團委書記和學生志愿者共14人參加活動。
交流中,寇雅楠分享了學校在青年志愿服務工作方面的經驗與成果。她介紹了學校堅持以建成國內具有人文福祉特色的一流應用型大學為發展目標,始終把志愿服務工作作為實踐育人的重要內容,充分發揮學科優勢,持續打造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學科建設為引領的“一院一品”特色志愿服務項目,尤其在福祉和藝術方面成果顯著,重點聚焦“一老一小”,形成了以休閑康養、康復治療為主的公益項目;創新“藝術+公益”模式,通過研發公益美術課程、青年創意力量助力吉地品牌創新、開展環保公益項目等方式,將藝術與公益深度融合;通過推廣東北秧歌、宣講紅色故事等,助力傳統文化和紅色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同時,她也提出了當前志愿服務工作面臨的瓶頸與需求,如項目特色與專業結合的深化、志愿者培訓與能力建設、服務領域的拓展等。未來將繼續把社會需求與專業能力緊密結合,不斷完善志愿服務體系,積極拓展與政府部門、社會組織和企業的交流合作,推動學校志愿服務工作邁上新臺階。
3月5日上午,學校參加“用心傾聽 用愛照亮——助盲就醫 我們在行動”助盲就醫志愿服務座談會。吉林省盲人協會主席王琦、吉大一院社會公益部主任劉芳、長春人文學院團委以及青年先鋒志愿者協會、吉大一院神經腫瘤外科、醫學發展和醫學援助基金會相關負責人就如何更好解決視障群體就醫難題、助推“助盲就醫”項目長效化發展展開交流。
會上,寇雅楠對省盲協和吉大一院搭建的優質平臺以及提供的專業引領、培訓指導和對志愿者的關愛呵護表示感謝。省盲協、吉大一院以及視障患者對長春人文學院志愿者的專業素養及出色表現給予高度評價和贊揚。“助盲就醫”項目負責人侯春燕分享了實踐感悟與思考。自去年10月份項目啟動以來,已有26名志愿者累計服務13名患者,志愿服務時長104小時。當握著盲人朋友的手,穿過擁擠的候診區時;當他們笑著說“有你們在,我很安心”的時候,青年志愿者們真切感受到:“真正的光明,不在于眼睛所見,而在于心靈所感。”
“三月春風暖,青春志愿行”
開展學雷鋒公益活動
3月2日,傳媒學院韓松娟老師帶領青年志愿者團隊赴雙陽區鹿鄉鎮信家村開展“三月春風暖,青春志愿行”學雷鋒公益活動。活動緊扣弘揚雷鋒精神、傳承紅色文化、助力鄉村振興三大主題,用雷鋒精神助力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
師生參觀了“抗美援朝老兵故事移動紀念館”。三位抗美援朝老兵為師生帶來一堂觸動心靈的思政大課。師生深切體悟到老兵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和生死與共的戰友情誼,紅色基因在交流互動中傳承。
信家村文化館內,一場以鄉村振興為主題的文藝聯歡會精彩上演,老兵及其家屬、鄉村群眾、志愿者歡聚一堂,各展才藝。此次活動搭建起高校與鄉村溝通的橋梁,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活力,讓雷鋒精神深深扎根于青年心中,以實際行動詮釋青春使命,讓雷鋒精神綻放時代光芒。
攜手雷鋒小學共繪雷鋒精神新畫卷
開啟實踐合作新篇章
3月4日,美術與設計學院黨總支書記栗微帶領黨員師生參加雷鋒小學“賡續雷鋒精神 傳遞大愛力量”主題活動。
師生參觀了德育陣地、道德銀行、雷鋒書屋等紅色教育展館。學院“藝心公益”志愿服務團隊為雷鋒小學師生捐贈原創工藝品。雙方就共建事宜進行交流。雷鋒小學校長對長春人文學院學生的專業素養與創新精神給予高度評價,表達了建立實習基地的意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