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近日,李嘉誠的長江實業發布了一則公告,宣布將旗下經營的23個國家的43個港口業務,全部打包出售給美國著名財團貝萊德集團,這意味著李嘉誠幾乎“清倉”了除內地與香港之外的所有國際港口業務。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預測,2024-2030年全球海運貿易年均增長2.4%,在全球港口業務依然呈現結構性增長的情況下,一向投資精準、以獲取穩定收益為目標的李嘉誠,為何要“清倉”甩賣全球港口業務?
原因其實很簡單,李嘉誠及其旗下的長實集團受到了美國的巨大壓力。特朗普上臺之后,曾經多次表示要收回巴拿馬運河的控制權,理由就是巴拿馬政府將該運河交給了中國管理。2月初,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訪問了巴拿馬,他當著穆利諾總統的面表示,美國“不希望看到中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持續增加”,而美國“政治”網站則指出,“運河終點的2座港口的確是由香港企業經營”。
這家所謂的香港企業,其實就是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實業,但事實上它的注冊地在開曼群島,只是具有深厚的香港背景罷了。隨后,一方面,巴拿馬總統穆利諾宣布,他將不會與中國續簽“一帶一路”倡議;另一方面,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實業“清倉”甩賣幾乎全球所有港口業務,包括2座巴拿馬港口,且出售對象正是美國財團貝萊德集團,也正是這個集團負責經營烏克蘭抵押的土地和礦產資源,是美國的戰略抓手。
由此可見,李嘉誠“清倉”全球港口業務并非是出自自愿,而是因為承受了巨大的政治壓力,否則他也不會在續約僅4年,還有20多年控制權的情況下,就出售了巴拿馬港口的業務。很顯然,如果李嘉誠老老實實將其出售給美國財團,還能賣一個好價錢,如果捂著不肯出售,等待著他的恐怕會是各種調查,對于李嘉誠的整體海外利益將構成巨大的威脅,在此情況下,李嘉誠也只能“忍痛割愛”了。
有人可能表示,既然美國要控制巴拿馬運河,李嘉誠將該地區的2座港口出售給貝萊德就行了,為何他要“清倉”所有的海外港口業務?這就是李嘉誠高明的地方,他深知這根本不是商業問題,而是大國博弈的問題,美國不會允許中國或者具有華人背景的資本控制全球任何主要港口,而不僅僅是巴拿馬而已。所以,李嘉誠決定干脆將所有的海外港口打包出售,而美國財團也的確愿意接手,證明了前面的論述。
那么美國為何要大手筆收購全球主要港口?這就間接證明了咱們此前的預測。在2月下旬咱們曾指出,美國或通過封鎖海上貿易和能源進口路線,來迫使中國大陸屈服,比如封鎖馬六甲海峽、巴拿馬運河,從而:一方面重創大陸的經濟、貿易,制造經濟危機;另一方面,誘惑中國海軍離開近海,到遠海與具備遠洋作戰優勢的美國海軍決戰;通過這兩個方面的艱難選擇,企圖讓大陸“不戰而降”。
現在美國打包收購全球重要港口業務,與封鎖重要海上貿易路線有“異曲同工之妙”,一旦兩國攤牌,中國的商品進不了港,想要的礦產、資源運不出去,這并非是不可能的,大陸若有不滿,請去投訴美國財團,他們負責港口運營,“與美國政府無關”。很顯然,這可以視為“封鎖貿易路線”之前的前哨戰,是美國“先禮后兵”的體現,是一把無形的“軟刀子”,否則美國沒有必要控制這么多的港口業務。
那么,李嘉誠向美國財團甩賣全球港口業務還說明了什么?一方面,在西方眼中,“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美國信不過任何華人資本,哪怕李嘉誠的資產9成都在海外,都在歐美,只有大約10%在香港和內地。就算是這樣,美國依然不相信李嘉誠,不相信長江實業,因為在昂撒人看來,你就是華夏人,你是“異族”,這就決定了,西方不可能徹底相信你。
另一方面,說明海外華人不管混得有多好,一旦祖國有難,他們一樣免不了被清算的命運。一名叫約翰·李的所謂“印太安全專家”,為了表現自己的“忠誠”,在澳大利亞一個談話節目中鼓吹與中國進行武力對抗,結果另一位專家表示,如果澳大利亞真的和中國對抗,那么澳洲的所有華裔,包括約翰·李都將會被關進集中營,就像二戰期間美澳將大批日裔關進集中營一樣,約翰·李頓時極為難堪。
所以,正如海外俄羅斯人擺脫不了自己的血脈一樣,海外華人也不可能切斷與祖國的血脈聯系,西方不可能真正接納他們,一旦中西方交惡,他們就是西方的“提款機”和“免費勞動力”,除非他們與西方不斷的通婚,稀釋自己的基因和血脈,把自己從黃種人變成白種人,但如果是這樣,這還是自己的家族嗎?這是連靈魂都“洗白”了,連根都沒有了,還不是一樣為西方做了嫁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