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凌晨,是DeepSeek 之后科技圈又一個不眠之夜,所有人都被一個名為Manus的產品刷屏了。
在蘋果發布新品的同時,很多人徹夜蹲守Monica.im研發的全球首款AI Agent產品Manus的使用邀請碼。
Manus來自拉丁語,就是手腦并用的意思。據介紹,Manus是一個真正自主的AI代理,能夠解決各類復雜多變的任務。與傳統AI助手不同,Manus不僅能提供建議或答案,還能直接交付完整的任務成果。
當AI Agent通過調用一長串思維鏈和工具調用,最終輸出一個完整、專業的結果時,用戶們開始感嘆AI真的能幫人類做事了。這個產品,在 GAIA 基準測試中遠遠甩開了 OpenAI。
AI敘事不斷加強,今日的二級市場上,A股三大指數單邊上行,TMT行業重整旗鼓領漲,AI智能體、信創方向掀起漲停潮,芯片半導體產業鏈持續拉升,那叫一個熱火朝天。(數據來源:Wind)
而就在前幾日,當大漲后的科技板塊單日回撤超5%之時,市場也有擔憂的聲音。不乏投資者在過程中入場、此前經歷了接連幾日的波動;也不乏投資者剛剛離場便逢大漲,遭遇了“踏空之苦”。此刻我們心中有兩個問題,“難買的科技股”,還要買嗎?一起來聊聊~
#科技股要買嗎
在“難買”與“得買”之間
東方既白的蛇年清晨,DeepSeek和機器人幾個關鍵詞揭開了2025年的AI革命。
去年,如今人人都能說出名字的這家民用機器人公司正進行著C輪融資。杭州某機構的投資人Jack在看過商業計劃書之后,一邊挑剔著“機器人做C端怎么可能跑得通”,隨手把材料丟在一邊。被他一同丟棄的還有這家公司的投資機會,而且大概率是最后一次上車機會。
現下,Jack正承受著投資人最不愿面對的精神酷刑——踏空。就在這個誕生“AI六小龍”的標桿城市,某高檔寫字樓的投委會上又多了條拍爛的大腿。
其實Jack們不必過分自責,錯過是投資必須面對的一課。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投資科技股,就像在迷霧中追逐星光。那些令人目眩的"未來藍圖",時而像《星際穿越》里高維空間的莫測變幻,時而又似《黑客帝國》里真假難辨的紅藍藥丸。
就連看透人性的巴菲特,也曾在這片迷霧前長久駐足。1995年互聯網狂潮席卷華爾街時,這位智者輕撫他的可口可樂瓶低語:“我只在能力圈內播種。”直到喬布斯把智能手機變成人體器官的延伸,直到庫克讓蘋果長成參天巨木,這位價值投資者才伸手采摘。每一次技術躍遷都在資本市場上演著殘酷的“幸存者游戲”,我們永遠需要心懷敬畏。
科技股投資最有魅力也最殘酷的地方,便在于容易看錯更容易錯過,可一旦把握住一筆成功的投資,或許能夠改變命運。不管是二級市場還是在一級市場,道理都是相通的。在大部分時候,“自己的失敗固然難受,別人的成功更讓人揪心”,踏空令人夜不能寐。
離我們很近的,從春節之后,國內權益市場的主線就是科技,不管是科創板還是恒生科技,做的主要是一件事——逼空。此時此刻我們有理由認為,2025年全年來看,科技或成為中國資產的貝塔。
一方面,AI帶來的產業革命才剛剛開始。
短期海內外的擾動,難改AI產業主線趨勢。借鑒歷次中國科技牛行情,比如2014年互聯網+對應計算機,2019年新能源+對應電力設備,指數漲幅分別為366%、323%,持續時間以年為單位,中間出現大量十倍股,當前本輪行情遠稱不上透支。中國的AI滲透率在“頂層設計”自上而下的推動下,有望迎來"頂層設計+市場機制"的雙輪驅動。(數據來源:Wind,中信建投證券)
當下,AI產業從技術研發到商業應用,每個環節都在重塑。AI正逐漸滲透到醫療健康、金融服務、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各個行業,成為推動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的重要力量。AI加速融合各行業構成市場長期邏輯,產業層面變革驅動的二級市場行情并非短期機會,持續性往往更高,而且技術的進步會持續出現,不斷凝聚投資者共識驅動估值多輪上漲,這個過程中,機會不止一次。
另一方面,科技的政策紅利仍在持續釋放。
當前宏觀語境下,“培育新質生產力”已上升為國家戰略。與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相比,昨日發布的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更加強調“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新興、未來產業已經成為破局全球競爭的關鍵。
工作報告對科技創新的單獨表述,持續推進“人工智能+”,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等,這與最近爆火的AI、機器人產業相符合,無疑今年會是不小的風口。
今日,證監會主席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表示,“今天的經濟主題記者會,快變成科技主題記者會了。這兩天,誰要是不說說DeepSeek,好像就不太時髦似的。這個現象值得我們高度關注,也值得資本市場高度關注?!?/p>
#科技股怎么買?
降維、升維與多維
因而,在科技股的“難買”與“得買”之間,我們有必要去找到解法,那么“降維”、“升維”與“多維”三個關鍵詞,一定程度上是我們的有效思考。
指數工具、降維投資
投資科技個股,難度真的很大,專業的投資者都坦言,偶有所得,時常犯錯。相比較于選擇個股,指數基金通過指數化的一籃子設計,可以說是降維投資,降低了投資難度。
以科創綜指為例,通過指數化的一籃子設計,等于是將光刻機、量子糾纏、AI大模型訓練這些堪比“現代煉金術”的技術革命,巧妙封裝為風格清晰且觸手可及的金融工具。
而在此過程中,任何“硬科技”細分領域的突破,都不會被綜合指數這樣的成分股納入機制所錯過。
面對硬科技板塊固有的高波動性與高研究門檻,普通投資者借助指數工具,便可無需等到萬億市值巨頭誕生后再追漲,而是在技術革命的萌芽期與突破期就已經躬身入局。
科創綜指以科創全景圖之姿啟航,對于投資者而言,在這里,“不選擇成為最有智慧的選擇”,我們無需弄明白科創板內部大小盤是如何輪動,也不用搞懂行業是如何起落。
只要我們認可“科創景氣”、“科技自立”是一個確定性較強的事情,認可眼下大熱DeepSeek的意義已然超越了AI本身,一場靜默的科技權力轉移正在發生,那么科創綜指標的或許就會是人人都可以參與的工具。
預期管理、升維投資
科技板塊的投資,投資者也需要做好預期管理?;貧w當下,以TMT為代表的科技板塊經過快速上漲后估值水位抬升、交易擁擠度加劇,疊加財報季業績驗證與政策窗口期的雙重考驗,短期或面臨性價比回歸的壓力。
但真正決定AI+賽道長期走向的,仍是產業底層邏輯的演繹深度。所以我們將預期的顆粒度拆分到短期和長期,再做預期管理,并不難。其實就是對長期投資要保持樂觀心態,投資中國AI產業,本質是押注一個大國對“科技自立”的執著,一個時代對生產力升級的客觀需求。
同時,也要清楚認識到市場短期漲跌是無法預測的,為了收獲長期投資回報,我們有必要承擔短期的股價波動,這是通往長期回報的必經之路。
押注一份關于“大國崛起與科技自立”的看漲期權的內心力量,理應遠比K線圖的起伏更為磅礴。當我們認知到了這一點,便是投資思路的升維。
配置思想、多維投資
如前訴述,科技相關指數往往高成長高波動,所以在構建資產配置時,就可以引入一些相關性較低、風格差異較大的資產做組合。比如,我們可以將科創綜指和紅利資產,按照55開的比例做配置。
科創綜指+紅利投資組合
數據來源:Ifind,2020.1-2025.3
可以看到,在搭配了紅利之后,組合的收益曲線確實會變得更加平滑。所以,如果大家能把科創綜指作為資產配置的一部分,那么對于科創板短期幾日的波動,就會有更高的容忍度。
未來山高路遠,我們以配置戰勝波動。
十八世紀末期,在蒸汽機的氣缸里,人類曾窺見力量的真諦;二十一世紀的第三個十年,在大模型的參數矩陣中,我們或將找到文明的新解。唯一確定的是:這場革命沒有旁觀者,只有參與者。
或許,有遠見的投資者早已站在了趨勢的風口,參與其中,每一位投資者都需要認識到:在這場偉大民族復興的科技長征中,最大的風險將不是波動,而是缺席。
風險提示
本資料觀點僅供參考,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資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達意見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我公司不就資料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做出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資料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以上內容不構成個股推薦?;鸬倪^往業績及其凈值高低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對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管理人不保證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并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市場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