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剛開年,時代似乎開了10倍速在奔跑。
35歲牛馬真的很難跟。
有人說:AI這么發達,牛馬會被裁一半的,以后可咋整?還是當老板好。
對此,我要替老板說句話:其實老板也不知道干啥好。
如果一切都被AI接管,哪來什么老板,眾生真正開始平等,大家都是要當牛馬而不得的低級生物。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也為了彌補自己0.4級英語水平的不足,最近一年我一直在用AI。
具體用哪個?
這也是我最為困惑的問題,今天通義,明天豆包,后天kimi,隨著魔法的使用,也在用Grok和claude,過年之后又夢回deepseek。
下面我來講講,作為一個文字工作者,我常用的AI以及各自的長處,最后還會給出我心目中的NO.1(無廣告,請放心服用)。
豆包
情緒穩定,不會給你驚喜,但也不會擺爛,不會瞎雞兒發揮,我最常用的是做校對。相對來說,deepseek做校對就非常不合適,它會自作聰明。還有就是搜索資料的時候,豆包會給出網頁鏈接,查資料也是不錯的選擇。
kimi:
除了自動生成PPT功能,其他的不大用得到。PPT功能還挺會自作聰明,我用deepseek生出來的大綱,讓它做PPT,它拒絕了,還是自己寫大綱,又差又努力,哀其不幸怒其太爭。
順便吐槽一句,PPT模板真的很土,20年前的農業重金屬設計風可以改改了。
deepseek
看到的第一眼連孩子名字都想好了的那種驚艷,但是相處幾天后會發現精神有點問題。發揮得很好,但是亂發揮,你褲子還沒脫它就懷孕了的感覺。像是一身精力無處發泄,用力一直過猛。尤其是要寫新聞稿,如果讓deepseek寫, 出來的內容,有點不能直視,用我公關朋友的話說,是“油膩”。
Grok:
馬斯克號稱地球和火星最好用的AI,可惜一點都沒看出來好用在哪,deepseek能又deep又seek,但Grok比較單一,deep了就不能seek,seek了就不能deep,編程這種高科技咱也不懂,但從純文字上,和deepseek差不多,可能還沒deepseek更懂中國寶寶的體質。
ChatGPT
單純從使用體驗上來說,chatGPT真的很拉胯,動不動就死機,要刷新一下才能用,而且最卡頓。以前GPT用得最多,結果過了個年,所有的AI都提上來了,反倒是GPT很雞肋。奧特曼要努力啊,你不相信光了嗎?
Gemini
雖然功能上用平平無奇,勝在穩定,bug少。其實現在通過AI攝取的信息是太過量,而不是太少,不同的對話點來點去會忘了你要干嘛,所以我給平平無奇的Gemini一個它不會出錯的功能:中英翻譯。
Claude3.7
攤牌了,我的最佳心頭好是它。它對你的要求解讀得非常準確,比deepseek好的地方是,它從來不亂發揮,不信你可以對比一下,讓claude和deepseek同時寫一篇新聞稿,你會為Claude的技能驚到。不止如此,我要它翻譯我用中文寫的廣告文案,它也能做到信雅達,用了Claude你才真的知道,為什么文字工作者要失業。
可惜的是,用魔法也注冊不了,所以我只能用集合平臺上使用它。這意味著每天用的次數很受限。所以用得很小心,就像你身邊輸出很強但血條很短的刺客,你只會用它進行收割大BOSS。至于小兵的話,還是留給其他AI來解決就好。
科技發展的速度是指數級的,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相差100多年,第二次工業革命和計算機革命相差幾十年,移動互聯網和計算機革命相差的時間更短,而AI僅在移動互聯網出現十年左右就誕生了,有人推測,一旦過了某個時間點,可能每天都是科技革命的奇異點。
我問了下deepseek,下一波的奇異點是什么時候,可能十幾年后,我們就會迎來每年都是奇異點的時代:
在人工智能還不智能的時候,老板們還能這樣:
如果一旦科技革命頻繁發生,我們人類能做的,只有幫機器人做笨拙但稀缺的人工服務了:
幾周前,我朋友讓我用一下影刀,說是能自動化工作,極大提升效率。
結果還沒來得及用,Manus就來了。
有網友說:
“現在AI變化太快了,決定等一等,后面一次性學完,可能等一等前面就不用學了?!?/p>
時代像是一列高鐵,理科精英是車頂上的印度人,也有一些努力上進的人在扒火車,而你我,都是在田野里看著這一切的牛馬。
新浪微博: @文搖搖搖搖
合作加微信: wenyaoshiyua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