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正積極推動外資進入中國市場,多個領域已開放高水平準入,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CPTPP的市場準入標準,例如投資銀行保險領域已實現100%外資控股。然而,令人費解的是,美國為何會對與中國的雙向投資設置限制?
雙向投資,簡而言之,就是兩國之間的投資互動。當A國企業投資B國,同時B國企業也投資A國時,便形成了雙向投資,這無疑是雙贏的局面,體現了雙方的合作與發展。例如,中國的比亞迪在美國設立電動汽車研發中心,是對美國的投資;而美國的蘋果公司在中國建立生產基地,則是對中國的投資。這種投資互動在中美之間尤為顯著。
那么,美國為何要對中國的雙向投資設置限制呢?實際上,美國主要限制了中國科技型公司在美投資,特別是在半導體、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領域,理由是安全考慮。但中國認為,這是美國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具有歧視性,是典型的非市場化行為。中國主張雙方應遵循平等原則,既然美國批評中國存在非市場化行為,那么美國打破雙向投資的市場規則,以國家安全為理由,同樣是非市場化行為。
值得注意的是,中美在投資態度上存在明顯差異。中國歡迎外資進入,而美國則對部分投資設置限制。這反映了中國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努力與追趕,以及美國對中國的警惕與擔憂。中國在努力縮小與美國的科技創新差距,而美國則試圖通過限制投資來阻止中國科技的發展。
此外,中國在科技創新領域要實現時代級的突破,必須擁有充分競爭的市場經濟環境,并堅定不移地支持民營經濟。因為民營經濟是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幾乎所有頭部的科技型企業都是民營企業。因此,中國應繼續優化市場環境,為民營企業提供更多的發展機遇和支持。
最后,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一個小小的應用性創新可能比近十年來所有民粹主義的口號都更有價值。中國應堅持向先進國家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科技創新能力,以應對未來的挑戰和機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