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中國人缺少穩固的立足點和原則,只要切換角色立刻立場大轉彎,愛國熱情高的國家往往政治優先,一旦切換到其他國家,又不能允許別國的政治優先,反而要求商業優先,是以沒有穩固立足點和原則的,非是知行合一。
1、李嘉誠出售港口的現實
長江和記是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公司,宣布出售23個國家的43個港口中80%股權,交易金額高達228億美元,購買者是美國貝萊德財團,最重要的是巴拿馬的兩個港口,正好滿足特朗普上臺時候要求控制巴拿馬運河的要求。
43個港口交易資產被評估價值是105億美元,成交價高達228億美元,長江和記股價飆漲25%,市場充分認可交易極具價值,因而是非常劃算的交易,貝萊德又是美國私人資本,有著獨立的利益,并非美國總統強加的意志。
2、賣出港口引發社會情緒
有些人士對賣出港口控股權憤怒,認為港口是重要的國家戰略資產,絕不應輕易賣給美國,將影響中國在全球航運重要節點的控制力,損害中國外貿供應鏈安全。更有人認為李嘉誠作為商人又一次撤資跑路,曾經是撤出大陸市場房地產行業,將回收現金購買和布局外國資產,現在則是撤出多年經營培養起來的外國港口業務,認為是又一次不愛國行為。
3、情緒壓過原則缺少固定立場
當年李嘉誠預見到房價泡沫,及早抽身撤退,完美避開房地產危機,不像萬科、恒大、碧桂園般深陷危機,當時也被認為是跑路,現在看不過是商業決策,沒有留下爛尾房坑害購房者,沒有留給銀行巨額債務, 反而是真正的良心;賣出港口也是同樣道理,價值105億美元的港口賣出228億美元,賣出兩倍價格為股東創造巨大價值,獲得現金可以購買其他低估資產。
再說回港口的事,本身那些港口身在國外,如果是中國重要戰略資產,所在國應當更加重要才對,既然能被中國公司購買并控制,說明并非必須控制在手的戰略資產,只要正常經營納稅就好。現在即使這些港口被美國公司控制,大概率仍然會正常經營,否則利益受損最大的是所在國,因而對中國航運影響其實微小。
看作對中國航運影響無比重要,不過是不肯放棄在手的港口罷了,把長江和記購買的港口當成自己的,在心理學上叫做情感依附,不肯輕易放棄自有之物。
4、價格超出價值時賣出
港口股份溢價一倍賣出表明是公平交易,美國私人資本并非厚顏無恥之輩,沒有借用美國政治力量壓價購買,但交易仍然是美國政治壓力結果,否則斷不至于美國公司恰巧購買。美國是世界最強大國家,巴拿馬港口被美國總統特地點名收回,便沒必要與美國作對得罪美國,政治風險是第一需回避風險,若是所在國耍賴強制沒收,更加血本無歸。印度曾大范圍封殺中國APP,投入資金和市場直接歸零,手機公司也被印度政府強制安插印度高管。
美國控制港口又怎樣,還能不讓中國貨船停靠?還能針對中國貨船坐地起價?根本不現實,而且接手公司是私人公司,并非美國政府,仍然會以正常交易,長江和記把港口資產加倍賣給美國,反而是賺到美國的錢,待美國人玩不轉出售,還有機會再接手。
短期行動有時會被當成重大事件,賣出港口不過是一件非常微小的商業行為,危及不到中國航運安全,不需升華到愛國地步,中美并非處在敵對狀態,反而是如果它們愿意高價買,賣出更多給它們,然后用錢購買低估資產。
長江和記成功正是在高價時知退出,在低價時知進入,才維持幾十年的良好業績,中國企業和中國人都該學習才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