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碰撞 民聲的回鳴
有品格 有良知 有深度 有溫度
二湘空間拍攝
“三八”婦女節及其他??
文/心南身北
今年的“三八”婦女節少見的冷清,朋友圈里再沒有人曬鮮花,曬禮物,曬精致的西餐,連包里那張電影票也可能是單位剛發的女性福利,羽絨服里套西裝的女人們匆匆路過商場、菜市場,她們的外套口袋里裝著幼兒園的接送卡,電動車、汽車的后備箱里可能還有幾個沒有拆封的快遞盒。以往的“三八節”還歷歷在目,“三八節”前后,各大商場巨幅的電子顯示屏上,“女王節”的鎏金大字循環滾動,櫥窗里應季的大衣與口紅套盒折射著浮華的冷光,不僅鮮花店,甚至眼鏡店、手機店、超市里都布滿氣球,各種產品促銷的聲音不時混亂交織在一起,似乎“三八節”這天不消費,你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女人。那時候這場盛大的消費主義狂歡里,“婦女”這個承載著斗爭與解放、弱小與奉獻記憶的詞匯,正在被商業修辭悄然肢解。
當電商平臺用算法解構婦女節的政治基因,當企業將性別平等培訓壓縮成3月8日午后的茶歇時光,我們不得不直面一個吊詭的現實:這個起源于1908年紐約女工罷工的紀念日,正在淪為精致利己主義的遮羞布。商場門口的粉色氣球拱門下,女人們被承諾“做自己的女王”,卻無人追問為何家庭勞務估值至今未納入國民經濟核算,為何全球女性平均無償勞動時間是男性的3.2倍。
1908年3月8日紐約女工游行示威 圖源Wikipedia
寫字樓里的隱形戰場更值得凝視。某跨國企業的匿名調研顯示,32%的育齡女性遭遇過“善意勸退”,會議室里飄蕩的“她可能要休產假”的耳語,比任何指責都更令人難堪。當東京大學研究團隊發現生育會導致女性終身收入下降28%,首爾江南區悄然興起的“不婚聯盟”不過是經濟理性選擇的外化。這些看似離經叛道的個體選擇,實則是弱者面對系統性壓迫時最后的逃生通道。
真正的革命發生在3月8日之后的364天。深圳某科技公司的“帶娃上班日”,瑞典議會強制執行的父親育兒假,冰島街頭的同工同酬倒計時牌,這些零散卻倔強的星火,正在重寫節日的本質。就像1924年廣州第一場婦女節游行中飄動的藍布衫,真正的解放從不需要水晶冠的加冕,而是讓廚房與會議室擁有同等重量,讓子宮不再成為職業生涯的休止符。
婦女節從未真正屬于過花店與珠寶行,它的基因里鐫刻著芝加哥紡織女工的吶喊。當我們在直播間的秒殺倒計時中聽見歷史深處的回聲,或許該重讀西蒙娜·德·波伏瓦的警告:“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的?!边@場塑造與反塑造的角力,恰是婦女節留給每個清晨擠地鐵的普通女性最珍貴的遺產——不是成為女神,而是成為完整的人。
1909年芝加哥市女工罷工和示威游行 圖源網絡
好在,我們終于看到婦女消費的降溫,但女性“捂緊錢包”背后的理性覺醒卻又令人莫名的擔憂。
女性消費者不再被節日營銷裹挾,從盲目追隨“女神節”的消費狂歡,到理性審視真實需求,這種轉變的背后是多重社會、經濟與文化力量的交織。
首先,消費理性化:從“悅人”到“悅己”的覺醒。
女性消費正從“非理性沖動”轉向“目的性消費”。數據顯示,70%的年輕女性在購物時會對比2-5個同類產品,45%的人明確關注商品的成分與實用性,而非單純追逐品牌或者低價。這種理性化趨勢源于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她們更注重“長期主義”,愿意為高品質、高性價比產品買單,但拒絕為營銷噱頭支付溢價。比如,母嬰市場中年輕父母優先選擇特殊配方奶粉等剛需商品,而非盲目囤積促銷紙尿褲。這種轉變讓傳統促銷策略(如大額折扣、捆綁銷售)逐漸失效。
女性對消費的認知從“證明自我”逐漸轉向“服務生活”。已婚女性中,60%將自我需求置于家庭之前,消費重心從母嬰、家居轉向技能培訓、旅行體驗等個人成長領域。這種價值重構使她們更關注產品的綜合效用:一件高價但耐用的家具,比節日限定的時尚服飾更具吸引力。正如經濟學家所言,消費心理已轉向“安全與理智”,女性不愿為短期愉悅犧牲長期財務規劃。
圖源網絡
其次,經濟壓力與消費結構轉型。
經濟增速放緩與收入不確定性加劇了消費謹慎。2024年女性網絡消費投訴數據顯示,39.51%的糾紛涉及500元以下小額消費,反映出即便小額支出,消費者也要求更高的質量保障。同時,消費結構向健康、教育等核心領域傾斜:女性在醫療健康、健身塑形、子女教育上的支出增速顯著,而服飾美妝等非必需品類增長乏力。中證女性消費指數中,諸多以美容護理為主的成分股(在此不點名)市值下滑,而健康相關領域投資潛力上升,印證了這一趨勢。
商家仍在用“女王”“女神”等虛名制造焦慮時,女性已用錢包投票,宣告了一場靜默的革命:真正的性別平等,始于拒絕被定義的消費自由。未來的商業成功,將屬于那些能理解“她們不需要被討好,只需要被尊重”的品牌。
世界紛繁,女人們各具特色,世間也沒有統一的女性標準,始終要記住,你是不被定義的唯一,你可以清澈也可以偶爾不堪,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只愿女性朋友們獨立且勇敢,有勇氣打破舊規也有膽識重建新秩序,更要有一雙慧眼,看得清生活的真相,明白愛自己才是一生的課題,愛自己的清澈,也擁抱自己偶爾的不堪,不論過不過節,珍惜每一個當下,粗茶淡飯或者朋友散場都無妨,只要有熱氣蒸騰的靈魂,日子每天都精彩。
作者:心南身北,原名賈燕燕,70后,左手文字,右手煙火,曾出版散文集《風定落花香》,詩集《北方無?!?。
~the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