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空戰司令部負責人肯尼斯·威爾斯巴赫這回算是把遮羞布撕了個干凈!
3月4日丹佛的空軍活動上,這位美軍高官親口承認:中國去年首飛的殲36和殲50兩款六代機,就是沖著“奪取空中優勢”去的。
這話一落地,全球軍迷炸了鍋——美國軍方憋了半年硬說殲36是“殲轟機”,如今被自家將軍一巴掌打臉,連五角大樓的臺階都找不著了!
從“嘴硬”到“認慫”:美國態度大轉彎的背后;半年前殲36首飛那會兒,美國媒體還陰陽怪氣說“中國六代機頂多算轟炸機”,硬要給中國技術“降檔”。
可威爾斯巴赫這次表態直接把話挑明:“殲36就是空優戰斗機!”美軍為啥突然改口?說白了,再裝睡下去,自家六代機項目NGAD的進度條怕是要被中國甩到太平洋里喂魚了。
看看殲36的參數就知道美軍慌什么:53噸的起飛重量塞下三臺渦扇-15發動機,推重比飆到1.01,2馬赫巡航速度比F-35快了整整四分之一。
更絕的是7.6米的內置彈艙,塞得下8枚PL-17導彈加6枚高超音速武器,這哪是戰斗機?簡直是飛行的軍火庫!
“三無設計”顛覆空戰規則;殲36最讓西方破防的還不是性能參數,而是那套“三無設計”——無垂尾、無鴨翼、無水平尾翼。這套飛控系統精密到什么程度?
機翼兩側的“柔性開裂式阻力方向舵”能讓50噸的鋼鐵巨獸做出比殲-20還靈活的戰術機動,全動翼尖設計更是讓傳統氣動布局成了博物館展品。
波音公司看到這設計直接傻眼,自家六代機方案“F/A XX”跟中國北所方案撞臉,蘭姆達機翼、DSI進氣道抄作業的痕跡不要太明顯。美國網友都調侃:“波音設計師的電腦里怕不是裝著成飛圖紙?”
尺寸即正義:大塊頭的降維打擊;當初美國硬說殲36是轟炸機,揪著53噸體重說事。
可他們選擇性忽略了兩組關鍵數據:6000公里作戰半徑覆蓋第二島鏈,400公里外就能獵殺預警機。這哪是轟炸機?分明是踹門踹到夏威夷的空中死神!
大尺寸帶來的戰力飆升更讓美軍冒冷汗。殲36的機身能塞下功率翻倍的相控陣雷達,兩側的“全向感知網絡”讓傳統戰機的后視盲區成了笑話。
美媒酸溜溜承認:“這飛機的態勢感知能力,等于給飛行員開了上帝視角。”
技術風向標徹底轉向;十年前全球航空業還在追著洛馬、波音跑,如今畫風突變——波音六代機方案“師從中國”已成實錘。
殲36的磁流體隱身涂層讓雷達反射面積比F-22低兩個量級,智能蒙皮技術更是把NGAD項目按在地上摩擦。
更讓五角大樓焦慮的是中國航空工業的體系化優勢。殲36從圖紙到首飛只用了美軍NGAD一半時間,模塊化生產線把單機成本壓到1.8億美元,比美國3億美元的PPT報價實惠多了。
空中霸權易主的時代信號;當殲36修長的翼影掠過黃田壩機場,美國人終于讀懂了兩大歷史性轉折:一是持續三十年的空中霸權從北美平移到了東亞;
二是戰爭規則從“拼鋼鐵”變成了“拼硅基”——中國56顆遙感衛星織就的天網,配上殲36的“星-機協同”模式,直接把空戰推進到智能時代。
回頭看看美軍NGAD項目的窘境:預算超支、進度拖延、技術卡殼。威爾斯巴赫的“認慫”宣言,哪是在夸中國?分明是給國會老爺們遞刀片:“再不打錢,太平洋制空權就改姓了!”
▲波音的六代機方案與沈飛六代機在外型與設計理念上十分相似
殲36的橫空出世,就像一記重錘砸在華盛頓的冷戰思維棺材板上。
當中國六代機帶著2馬赫的呼嘯聲劃破長空,全世界都看清了——未來空戰的參考答案,這次寫在了東方的藍天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