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個鬼故事朋友們,公司要求員工晚上9點必須下班,不下班清場,最近不少大廠這么操作,大家都看到新聞了吧,結果很多媒體拱上了熱搜。
你看怎么表述的,重拳出擊,打出反內卷第一槍,我是看了不少了,味道非常熟悉,什么味道呢,大發慈悲的味道,鬼故事的核心就在這里了,晚上9點下班成了慈悲。
這件事情非常有意思,我是搞網上傳播的,低情商點叫互聯網街溜子。
熱搜上這么一寫,加班就變成了你們打工人自己內卷,卷得一塌糊涂,然后企業看不下去了,重拳出擊,整治你們,太不像話了。
一問深夜燈火通明的工廠和寫字樓,都是能讓自己挺起胸膛的輝煌,一問為什么這么晚還在機器和電腦旁,都是自愿的。
故事就變成了下邊人不守規矩,太想進步了,老板只能出手了,老板yyds。
這就是語言藝術的奇妙之處,如果你是個正在上學的初高中生,習慣于接受這樣的信息傳遞方式,那晚上看到深夜才回家的父母親還能罵他一下,因為都反內卷了還這么晚下班回家,有必要嗎?
你的父母親只能苦笑一聲,他們怎么跟一個初中生解釋呢,他們沒法跟你解釋你們家每個月的生活支出,也沒法解釋底薪太低的原因不是自己不努力,而是基本的進廠設置,如果在大廠上班,末位淘汰他們也沒法跟你解釋……
這一切看起來確實就像是他「自愿」的,他可以選擇加班,也可以選擇不加班。
但成年人——特別是成家的成年人,都會算賬,第一筆賬算每個月開支要多少,第二筆賬算如果今晚去吃火鍋,同事在家卷項目回頭自己分數不夠被干掉了怎么辦。
你考試倒數第一最多回家爸媽揍一頓,該上學繼續上學;
你爸媽考核倒數第一,弄不好都沒家回,這是個很簡單的數學題,已知你們家那個房子每平方米2萬,每個月房貸支出1萬,如果你爸媽考核倒數第一被淘汰了,靠存款能撐多久?
更何況,有些小廠,是根本把「自愿」這個詞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定義的。
這兩天大廠強制下班上熱搜的同時,也有一件有意思的事兒在社交平臺發酵,有位仁兄去惠州某個工廠打工,就上了8小時自己下班了,覺得問題不大,確實問題也不大,就罰了3天工資而已。
他把視頻發到了社交平臺,然后被勞務公司要求下架視頻。
所以你看,在他們的定義里,「自愿」就是你是因為不想被罰三天工資,才自愿加班的。
這個邏輯就好比一位壯漢在路邊架了一個機槍陣地持續掃射,路人給錢他就暫停一會兒,其實路人也是自愿給錢的,畢竟他沒有直接把槍口對準路人再從他們錢包里掏錢。
虛假的強制下班:到點清場。
真實的強制下班:大幅提高底薪,不搞末位淘汰,反年齡就業歧視、開人給足補償、社會保障跟上、勞動法一視同仁。
你看大家會不會自愿守在崗位上加班。
所以反內卷這個事兒吧,解決強制加班只是表層,解決財富分配和社會保障才是實質,哪有那么簡單。
昨天看到的新聞,可能解釋了一些大廠為什么突然搞強制下班,因為歐盟搞了一個《強迫勞動產品條例》,即將生效,生效過了3年過渡期就適用了。
該條例簡單來說就是,強迫勞動生產出來的產品,歐盟市場一概不接收,怎么定義強迫勞動呢?非常簡單粗暴,每天勞動大于8小時每周超過40個小時就算,也就是超時加班,你說「打工人自愿的」,自愿也不行。
很多人覺得這是歐洲那幫人出手幫忙,倒也不必這么想,因為按照中國人卷王的特質,歐洲大部分產業都會被我們卷完蛋。
道理是顯而易見的,我這邊的人工可以一個月5000干7天,每天十二個小時;你那邊的人工一個月一兩萬干5天,每天就8個小時,還得動不動給他休個假。
你們拿什么跟我們比,除非是有非常高技術壁壘的產品,其它都給你們卷飛了,歸根結底,他們也是自保而已。
不過我不看好這個條例出來之后,大廠小廠會一齊進行產品漲價然后提升打工人底薪,雖然應該這么操作,因為這樣做內需的市場才能上去,東西賣不出去就賣在國內市場。
我總覺得會有更隱秘的手段和解決方案來應對歐盟的這個條例,比如每個環節都盡可能外包,你查都查不到。
或者在未來有更生猛的解決方案,就是去卷硅基生物,人類撐死了也就上12個小時班,還得吃喝拉撒睡,浪費時間,硅基生物全天候24小時在線,睡覺的時間都不用了,還沒那么多事兒。
不加班?等著被機器人干掉吧。
當然了,最后還是得說一下,能強制下班,總比強制加班要好。
-END-2025年3月11日-
*本文封面圖來自《北平無戰事》
*全平臺賬號:挪威TALK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