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羅榮桓元帥不幸病逝,總政治部主任這一重要職位由誰來接任,成了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羅榮桓元帥生前曾多次提議蕭華作為合適人選,然而,當時眾多開國元帥和大將都還在世,讓一位上將直接接任總政治部主任,無論怎么說,似乎難以服眾。
新中國成立后,蕭華擔任總政治部副主任,其上級領導正是羅榮桓元帥。1955年軍隊授銜時,羅榮桓被授予開國元帥軍銜,蕭華則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二人在工作崗位上都兢兢業業,配合得極為默契。
但令人惋惜的是,自1956年起,羅榮桓元帥因戰爭年代過度操勞,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在他卸任總政治部主任期間,一直由開國大將譚政兼任該職務。直至1963年,羅榮桓元帥驟然離世,總政治部主任一職就此空缺。
羅榮桓元帥生前,曾多次向毛主席提及,認為蕭華能夠勝任總政治部主任的工作。但讓蕭華接任存在兩大主要顧慮。
其一,蕭華年紀尚輕
蕭華于1916年出生在江西,早年家庭生活困苦,好不容易才有機會上學。1927年毛主席領導秋收起義后登上井岡山,兩年后,毛主席與朱德率領紅軍攻占興國城,當時毛主席在臺上發表演講,年僅13歲的蕭華在臺下認真聽講。
直到毛主席第二次來到興國,看到正在站崗的小戰士蕭華,主動與他交流,毛主席覺得這個孩子十分機靈,便將他調入紅軍隊伍。1930年,15歲的蕭華經毛主席安排,擔任紅四軍軍委青年委員,從此跟隨毛主席踏上漫長的革命征程,還參加了舉世聞名的長征。1955年授銜時,蕭華年僅39歲,在眾多將領中,年齡算是相當小的。
其二,蕭華的資歷相對較淺
在八路軍時期,他擔任第115師343旅政治委員,職務級別不算低,但也并非頂尖。1938年,115師挺進山東,蕭華雖擔任司令員,可手下兵力僅1萬多人。到了1946年解放戰爭時期,蕭華迎來事業上的快速發展,已成為遼東軍區的政治委員。毛主席多次稱贊他年輕有為,回想起東征期間,蕭華親自指揮戰斗,不幸身負重傷,這些經歷都給毛主席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毛主席安排蕭華出國之前,大約在1949年3月,曾接見四野的干部,當時蕭華擔任四野十三兵團的政委,毛主席夸贊他說,蕭華很有出息,一會兒擔任司令,一會兒擔任政委,一會兒在山東,一會兒又到東北。毛主席的這番話引得在場眾人歡笑不已。
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關于總政治部主任人選一事,各方都頗為糾結。按常理,讓其他元帥或者大將來兼任,又或是從外部空降人員接任,都是合理可行的方案。
但最終,還是毛主席親自做出決定,明確表示讓蕭華接任總政治部主任,不必再有爭議。就這樣,不到50歲的蕭華走馬上任,接過了總政治部主任這一重擔。
遺憾的是,蕭華由于身體原因,在醫院檢查出患有肝病,此后很長一段時間,他只能在醫院一邊養病一邊堅持工作。即便身處這樣艱難的狀況,蕭華依舊保持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還抱病創作了著名的《長征組歌》。
蕭華在晚年時常提及毛主席,他深情地說,毛主席就是自己的恩人。1985年,蕭華將軍因病與世長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