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協議墨跡未干,河內官員已在北京的會議室里攤開鐵路規劃圖,向中國請求580億“無償援助”,試圖用中國的錢填補對美讓步造成的經濟窟窿。
7月2日,特朗普在Truth Social上宣布美越達成“歷史性協議”時,越南高層會議室里響起掌聲。根據協議,越南對美國商品實行零關稅開放市場,美國則將對越南商品關稅從威脅的46%降至20%,但對經越南轉運的“第三國商品”征收高達40%的懲罰性關稅——這一條款被普遍認為是針對中國量身定制。
僅僅三天后,越南交通運輸部的特別代表團已坐在北京會議室里,面前攤開著投資580億人民幣的老街-河內-海防鐵路規劃圖。越南代表再次提出希望中國提供“無償援助”,仿佛一周前犧牲中國利益換取美國關稅讓步的事從未發生。
01 戰略背叛:越南對美全面妥協的代價
這份被特朗普稱為“劃時代成果”的協議背后,是越南對中國的赤裸裸背叛。就在三個月前的4月,越南總理范明政還公開承諾,與美國的談判將 “防止對其他市場造成負面影響” ,這一表態被廣泛解讀為對中國的保證。
然而協議內容顯示,越南完全背棄了承諾。40%的懲罰性轉運關稅條款直指中國制造業——在越南北部工業區,數百家中資企業從中國進口零部件,經簡單組裝后貼上“越南制造”標簽銷往美國。新關稅下,這些企業要么承受40%關稅徹底失去競爭力,要么投入巨資將核心生產環節遷入越南。
更令人震驚的是,越南為換取美國“減稅26%”(從46%降至20%),竟犧牲了本土產業保護屏障。美國汽車、農產品將零關稅涌入越南市場,本土汽車產業面臨滅頂之災。這種單方面讓步被國際觀察家稱為“舉手投降”。
02 經濟窟窿:越南自食惡果的連鎖反應
協議簽署不到一周,越南已嘗到苦果。在胡志明市的耐克代工廠里,經理們連夜計算成本——20%的輸美關稅雖比威脅的46%“溫和”,卻比原先10%的稅率翻了一倍。紡織業首當其沖,訂單開始向孟加拉國和印尼轉移。
40%的轉運關稅更引發產業鏈地震。三星越南工廠里,60%的零部件來自中國供應鏈;胡志明市的電子代工廠中,80%的原材料印著“中國制造”。英特爾越南工廠緊急重新審計供應鏈,要求中國供應商赴越設廠以滿足“本地增值率≥30%”的新規。
深層危機在于發展模式的崩潰。越南曾憑借“中國零部件+越南組裝+美國市場”的三角模式創造經濟奇跡,2022年GDP增速達8%,居亞洲之首。而今美國通過原產地規則將組裝環節納入關稅打擊范圍,直接動搖了這一模式的根基。
03 鐵路迷局:580億援助請求與歷史欠賬
就在經濟震蕩波蔓延之時,越南突然將鐵路項目推上快車道。今年2月,越南國會以455票贊成通過升級391公里中越鐵路越南段,從中越邊境的老街修至北部灣海防市,總投資580億人民幣。
這個原定2027年啟動的項目被強行提前兩年。更令人瞠目的是,越南副總理裴青山在北京直接提出希望中國提供 “無償援助” 。這種理直氣壯的索求背后,是越南的戰略焦慮:中老鐵路2021年通車,中泰鐵路2024年開通,泛亞鐵路網只差越南段。再不跟上,越南可能成為東南亞經濟圈的“孤島”。
但歷史給中國敲響警鐘。中鐵六局承建的河內輕軌吉靈-河東線項目,2015年建成后遭遇越南連續6年拖欠尾款,通車歷經近10次延期,最終遲至2021年才投入運營。這種信用記錄讓580億的援助請求顯得格外諷刺。
04 中國定力:六字回應背后的戰略縱深
面對越南的雙面行動,中國表現出驚人的戰略定力。商務部對美越協議僅回應 “正在開展評估” 六字。這簡短表態卻重如千鈞:既確認了事件真實性,又暗含未下最終判決的威懾。
中國的底氣來自多元化布局。2024年1-11月,中國對越出口超1300億美元,順差近800億美元5。即使越南設置壁壘,中國仍可通過在越深度本地化的360家上市公司(如TCL本土化率超60%)維持市場存在。
在鐵路合作上,中方態度清醒而務實。盡管越南熱情高漲,中國外交部僅表示雙方就鐵路互聯互通“交換意見”,對580億投資需求則 “沒有任何表態” 。這種冷靜源于豐富的國際合作經驗——真正的伙伴關系不應是單向索取,而需雙向共贏。
05 地緣棋局:小國在大國博弈中的危險游戲
越南的搖擺暴露了全球南方國家普遍困境。在特朗普宣布對越征稅后,柬埔寨立即表示將削減對美商品關稅;墨西哥則提前出臺544項商品臨時進口關稅政策。這些舉動揭示小國面對 “美國優先” 的無奈。
但越南案例尤為警示:為換取美國畫餅充饑的“市場經濟地位承諾”和26%的關稅減免,越南既得罪了最大貿易伙伴中國,又未能獲得實質回報——美國既未解除高科技出口限制,也未承認其市場經濟地位。
更微妙的是,在越南簽約的同一天,特朗普突然對中國連退兩步:解除乙烷出口限制和芯片設計軟件禁令。這種轉向讓越南的“站隊”顯得尤為尷尬,如同被利用后丟棄的棋子。
河內政府大樓里,官員們正重新計算鐵路預算——580億的窟窿,在美國零關稅汽車沖擊本土產業的背景下愈發巨大。而在中越邊境的老街口岸,滿載中國零部件的卡車排起長隊,司機們焦慮地刷著手機,查詢40%懲罰性關稅實施后是否還值得繼續運輸。
“越南制造”的神話正在褪色。當河內輕軌的列車駛過中國援建的高架橋,車廂里的乘客不會想到,這段10公里的路程,越南用了6年才付清欠款。而今580億的鐵路藍圖擺在桌上,北京的沉默比任何譴責都更有分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