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為進一步提升數學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夯實教師駕馭課堂教學的基本功,近日,漯河市源匯區柳江路小學數學組的老師展開了本學期第一次數學教研活動,活動分為兩個環節進行,一是課例研討,二是單元整體教材解讀。柳江路小學萬國順校長、周勇書記、盛春芳副校長參加此次教研活動。
青年教師張李明講授社會化學習課例《用除法估算解決問題》。在思維的碰撞中,在教師的適時引導補充下,學生收獲滿滿,掌握了三位數除以一位數通常把被除數估成整百數和幾百幾十數,但還要兼顧被除數除盡,才能體現估算的“好算”作用;認識了要使除法估算的結果合理,應該讓所估或所求的大約數要和準確數更接近;感悟了通過被除數估大或估小,可以推測所求結果大小的范圍;體會了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和價值。這節課使得學生真正站在了課堂的正中央,每個孩子都是主角,真正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了學生的核心素養,體現了社會化學習的價值。
青年教師李曉楠執教一年級《解決問題》一課,她 在本節課的設計中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注重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知識、發展能力。
在評課環節,老師們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對張李明和李曉楠老師的課給予了積極評價。大家一致認為,張李明老師和李曉楠的課教學設計合理,課堂氛圍活躍,學生參與度高,教學效果好。同時,老師們也提出了一些寶貴的建議,例如《用除法估算解決問題》板書要集中體現本節課核心要點;質疑深化環節學生的發言盡量不重復,讓學生在交流補充中實現對知識的掌握,節約時間可以多討論幾個問題等。《含有多余條件的解決問題》總結方法和步驟時簡練一些,照顧到所有學生,尤其是接受能力弱的孩子,梳理的方法越簡單,孩子聽懂的越多,對思維更加強化,目標達成度更高。
最后,盛春芳副校長對本次活動進行了全面且深刻的總結。她強調數學課堂需要創新和與變革,要精準把握教材,教師群體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必須始終秉持學為中心的原則,將學生的需求、成長與發展置于首位,這是教育的基石與核心。同時,數學教研工作更要一步一個腳印、扎實穩固地推進開展社會化學習教學模式,為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漯河市源匯區柳江路小學 供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