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不明白,為什么一提到“農民”兩個字,很多人就要跳出站在法規進行指責!
甚至覺得是個不能說的話題?可農民的養老問題,難道還不夠大嗎?
他們辛苦了一輩子,到頭來卻連最基本的保障都沒有,不知道發展目的是什么?
50后這一代,生在新中國剛成立的年代,國家一窮二白,他們從小就扛起鋤頭,靠著那幾畝薄田養家糊口。沒有他們的辛勤勞作,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工業化和現代化。
可他們的孩子,80后90后呢?出生在農村,考上大學、離開家鄉,成了城市里最普通的白領,看似光鮮,實則活得戰戰兢兢。
他們拿著不高的工資,卻背負著雙重責任——自己要生存,父母要養老。農村的父母,沒有養老金,沒有醫保,生了病就是個無底洞。
所以你會發現,很多農村出來的孩子,哪怕在城市站住了腳,依然摳摳搜搜,買東西精打細算,不敢隨便花錢。不是他們不想享受生活,而是他們沒有資格任性。
他們不敢生病,因為一場大病就能讓整個家庭傾家蕩產。
是他們的問題嗎?不,是時代的問題。 這個沒有反駁吧。沒有保障機制哪里底氣面對千千萬萬民眾!
有人說:“農村老人沒有交過社保,憑什么要拿養老金?”
可你知道嗎?當年國家工業化的第一桶金,是靠農民的犧牲換來的。
1950年代起,國家推行“剪刀差”政策,農民辛苦種的糧食,以極低的價格賣給國家,換來的資金補貼工業。57年間,農民交的公糧,養活了整個國家的工業體系。
到2006年,公糧制度才正式取消。整整57年,他們默默地奉獻,從不抱怨。 要不是一個江西農民貢獻自己生命,我怕現在還有公糧要交吧!
不止公糧,還有“三提五統”——
- 村里要公積金、公益金、行管費。
- 鄉鎮要教育附加費、計劃生育費、民兵訓練費、鄉村道路建設費、優撫費。
每年交的錢、交的糧,家家戶戶都是曬了又曬,篩了又篩,把最干凈、最好的那一部分交上去,哪怕自己一年吃不上幾頓白米飯,也不會少交一斤。
有人說:“他們沒交過稅。”
那請問你自己,你工資有沒有到5000元個稅起征點?有沒有交個人所得稅?
農民交的公糧、公積金、農業稅,一年比一年多,交了大半輩子,等他們老了,卻發現自己什么都沒有。
你交38年社保,退休后國家還每月給你發錢,他們交了57年公糧,到頭來連一碗熱乎飯都難求。你有什么資格指責他們?
他們的要求,不過是活得體面一點 ,怎么農民的貢獻,怎么成了理所當然?
農民不是傻子,他們不奢望和城里人一樣,住高樓、開好車、拿高額退休金。他們只希望,自己老了,不用靠兒女拼死拼活地養著,生病了,能有點醫保報銷,不至于躺在病床上等死。
他們不貪婪,他們不奢求,只是想要最基本的公平。
可是,這么簡單的愿望,為什么就這么難?
—— 他們有錯嗎?
—— 他們不值得嗎?
——還是你要讓他們不值得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