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婦女節檔,是史上票房第二,僅次于2019年。
雖然3月8日當天,所有上映新片的單日票房之和,還打不過上映一個多月的《哪吒2》。但值得欣喜的是,在這一天上映的影片,以及在此之前、之后上映的幾部作品,無論是題材、主創、票房哪個方面,都在告訴我們:已經到了可以談論“婦女節檔期”的時刻了。
早在2月,就有自媒體博主興奮吶喊諸如“三月女性月”“3月是女性的春節檔”“女性電影檔”等口號,用來形容今年女性電影特別集中地在3、4月上映的現象。
女性題材與女性意識的爆發、女性觀眾占比的提高,以及讓女性創作者上桌的呼聲越來越大,這些都是女性電影檔期成熟的重要條件。往年婦女節上映的電影都不一定與節日主題有聯系,這是供需兩端共同決定的。
整個3月,向來是一個不受待見的影市淡季,沒有任何節假日支撐,大多靠著春節檔電影的長尾效應。雖然3月8日是國際婦女節,但這個節日并非公共節假日,所以很難形成一個檔期。因此,這個尷尬期成了中小體量作品的聚集期,或者用進口片填充市場的時期,直到清明節檔,大盤熱度才能小有恢復。
今年的特殊之處在于,過年時間相對較早,比去年早了近兩周,“后春節檔”市場的票房表現有著很強的欺騙性。一方面,今年這一時期的票房靠《哪吒2》百億撐起,《哪吒2》的余威嚇退了不少試圖在這一淡季上映的新片,上映的新片也被《哪吒2》的光環遮蔽。另一方面,如果沒有《哪吒2》的奇跡表現,后春節檔的空窗期恐怕也難言樂觀,其余影片的表現并不如意,市場已經探底。
只是,這個婦女節檔帶來了值得思考的方向,《還有明天》《想飛的女孩》《初步舉證》雖然只是千萬票房小片,但如果將這幾部作品放置在同類作品的坐標系上看,尤其是與去年的文藝電影票房相比,目前的成績已經不算太差,給3月影市淡季帶來了一些熱度,也給女性電影檔期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間。
不一樣的婦女節檔
先看今年婦女節檔期的具體情況,春節檔影片仍然占據最大風頭。
不僅單日票房第一被《哪吒2》拿下,單日票房第二還是《唐探1900》。3月8日一整天,只有這兩部作品,以及排片只有1.1%的《初步舉證》,票房占比大于排片占比,足見春節檔影片在基本盤觀眾上的吸引力。其他新片全部出現了票房與排片倒掛現象。
除了春節檔電影,婦女節當天就上映了五部新片,《天堂旅行團》《還有明天》《想飛的女孩》《平原上的火焰》《海綿寶寶:皮老板大電影》,加上前一天上映的兩部《多幸運遇見你》《編號17》,還有另一部已經上映的女性電影《初步舉證》,相當于還有八部影片扎堆。
整體題材非常多元,但一家獨大,小片突圍難。上述八部影片的單日票房合計僅5600萬,不及《哪吒2》的一半。即便是第二名《唐探1900》相較《哪吒2》也是斷崖式下跌,相差接近10倍。
雖然票房影響力有限,但在社交媒體聲量上,幾部女性電影備受關注。意大利進口片《還有明天》意外拿到了首映日破千萬票房,目前預測總票房超四千萬。這部作品是2023年意大利票房冠軍,觀影人次超500萬,位列意大利影史第九名。但影片采用黑白影像和4:3畫幅,對觀眾的審美耐心提出了一定考驗。小成本、藝術片、進口片,任何一個標簽能取得破千萬的票房,都已經值得恭喜。
而這得益于好的口碑與精準宣發。影片宣發精準對標女性人群,在貓眼專業版“想看”性別占比里,女性占比高達86.4%。與《好東西》的宣發路線類似,影片選擇在上海、北京兩地舉行首映禮,這兩地也是影片城市票房最高的兩座城市。
比之大多數電影,其宣傳動作都不算多,口碑逆襲收獲自來水是出圈要義。影片的豆瓣評分從映前的9.0分漲至9.4分。“女性主義力作”“看點好的”“女性只為自己擦去口紅”“結局為什么不是愛情線”等話題點,十分精準地將影片內容與核心用戶建立連接,推動了影迷自發宣傳。
相較之下,由文晏執導,文淇、劉浩存主演的女性電影《想飛的女孩》首映日只拿了847.4萬票房,目前預測總票房才不到兩千萬。雖然影片入圍柏林電影節掀起不少關注,但電影節口碑流出與非商業片氣質成了阻礙影片有更好市場反響的硬傷。宣發上也更多偏向了主演,缺少對影片內核的挖掘。
不過,影片展現了不同的女性角色,對女性生存困境與女性關系的探討仍舊是豐富的。在貓眼專業版“想看”性別占比里,女性占比也高達79%。在檔期意義上,這部電影與《還有明天》一起,構成了探討女性電影檔期可能性的存在。
同時,還有已經上映一周多的《初步舉證》,這是引進自英國的舞臺紀錄電影,全程109分鐘都是朱迪·科默的獨角戲,講述受害人遭受強奸后上法庭為自己抗爭的心路歷程。這種特殊又小眾的紀錄電影,也緊緊抓住了以上海、北京為主的一線城市觀眾,豆瓣評分9.5,婦女節當天上座率高達16.7%,目前預測票房超三千萬。
除了女性題材作品,還有奉俊昊的科幻片新作《編號17》,遲到四年終于上映的懸疑犯罪片《平原上的火焰》。按理說,兩部都是足夠讓業內期待的作品,但前者沒有足夠的口碑,后者也讓不少觀眾失去了新鮮感,它們的文學性表達也缺乏更能直擊大眾的點,很難破圈。多部作品同期上映也加劇了市場競爭。
反觀上映的幾部女性電影,連帶著清明檔即將上映的《下一個臺風》《向陽花》,構成了一種更鮮明的集體氣質與力量,形成了不一樣的婦女節檔。
婦女節檔之難
三八婦女節檔這個說法,早已有之,但總是難成氣候。
從檔期與市場角度考量,由于春節檔的長尾效應,又適逢兩會,每年3月都是影市淡季,大片不愛,小片打架。有從業者曾表示,2008年,“三八檔”開始成型。當時共有4部新片上映,《江山美人》以近5000萬的票房打破同期以往華語片票房無法進入前三名的局面。那時還并未考慮這一時段上映的電影要與女性電影相契合。
直到2011年,《觀音山》選擇在3月4日周五上映,3月8日是一個周二還實現了逆跌。影片通過“叛逆青春”的宣傳定位,吸引了年輕觀眾群體,同時借助女性題材和女性角色的突出表現,契合了婦女節的節日氛圍,最終以7800萬票房讓大家看到了這個淡季的市場空間。
次年,許鞍華執導的小成本電影《桃姐》選在3月8日周四上映,在國際電影節獲獎帶來的口碑、劉德華的明星效應,以及影片對女性情感、家庭關系的探討,讓它在婦女節期間獲得了較高的關注度和市場反響,首日票房就達1200萬元,創下“三八檔”華語片首周票房紀錄。
這就催生了行業對“三八檔”的追逐。2013年,有7部國產片在3月8日當天上映,其中《蕭紅》《鐵娘子:堅固柔情》《暴走吧,女人》都是女性題材,前兩部是人物傳記片,后者講的是都市女性通過戶外暴走減壓,還有兩部偏女性向的愛情喜劇。
然而,由梅麗爾·斯特里普主演的進口片《鐵娘子:堅固柔情》首日票房僅239.8萬,宋佳、黃覺主演的《蕭紅》才46.4萬,毫無水花。兩部國產片《蕭紅》《暴走吧,女人》的豆瓣評分只有6.6、4.5,《暴走吧,女人》評論區里更是有觀眾對婦女節上映這么一部電影大失所望,“看不出女性的內涵美”,也側面反映出觀眾對婦女節檔上映優質女性電影的需求。
隨后,三八檔上映的影片數量和質量也逐漸滑坡,契合婦女節氣質或女性題材的作品也慢慢消失。曾出現了不少小妞電影、狗血愛情片,如《北京·紐約》《大喜臨門》,即便有明星加持也難逃差口碑和低票房。
最近幾年,隨著女性題材與女性觀眾占比的提高,對女性檔期的呼聲才有了清晰的落點。2023年,《保你平安》《回廊亭》都在3月8日(周三)開啟點映,于周五正式上映。前者講述了一個為被造黃謠的女生辟謠的故事,在婦女節期間打出“劇組間的女孩有多暖”“女性更容易被造黃謠”等營銷話題;后者打著“為愛復仇,姐妹必看”的口號,并在婦女節發布特別預告。
2024年3月除了黑馬《周處除三害》,也有幾部契合婦女節營銷的作品。于3月8日(周五)上映的《沙丘2》拿“姐妹會”“女性角色”“女性力量”做營銷,《被我弄丟的你》是女性向愛情片。另外,文藝片《追月》《孔秀》都是女性故事,講述祖孫關系、雙向救贖的《燦爛的她》也選擇在婦女節開啟點映。
今年婦女節為周六,《想飛的女孩》《還有明天》都選擇當天上映,而不是選擇前一天周五,可見片方對節日檔期的重視。但婦女節類似情人節,都是一天非公共節假日,試圖在這個節日上映的作品極度依賴影片質量與節日氛圍,如果口碑不行,很容易淪為影院一日游之作,就像一旦被貼上愛情片爛片標簽的情人節,再難改變大眾認知。
愛造節的消費主義營銷,從女神節、女生節,又回歸婦女節,婦女節檔是否真的可以從營銷節點變成女性電影檔期?在毒眸看來,雖然很難對婦女節檔抱以過高的期待,不過今年的影片供給至少開了一個好頭,未來每年能維持“婦女節檔上映與女性議題有關的電影”,讓觀眾對于電影市場留下一個好印象,便已經是最理想狀態。
又到了影院盈虧線
放到更大的維度中審視,整個3月的長期性冷淡比婦女節檔更令人憂心。今年本來有望成就最強“后春節檔”,可當社交媒體還沉浸在《哪吒2》沖票房名次的喜悅中時,《哪吒2》的長尾效應也已經快要觸底。
《哪吒2》票房經歷了兩次斷崖式下跌。2月17日,《哪吒2》從前一天的6億日票房,降至1.9億,陡降近30%;2月24日,從前一日的3.5億,跌破億元以下,回落到只有7450萬。據推測,學生返校是票房斷崖式下跌的核心原因,全國中小學生寒假結束時間集中在2月17日,部分地區因春節假期延長至2月23日,部分高校也在這個時間開學。可見,《哪吒2》的長尾效應仍然集中于年輕的學生群體,動畫電影破圈之路仍不樂觀。
隨著《哪吒2》票房持續下滑,整個大盤也在3月3日(周一)回落到了4000萬出頭,連續三天跌破4000萬,跌破全國影院盈虧線,直到上周五才勉強回到8000萬,其中《哪吒2》仍舊占據著64.5%的票房。而經歷了婦女節檔期的周末,昨日,整個大盤只有2885.87萬,除了《哪吒2》破千萬,其余只有百萬出頭甚至才幾十萬。當日大盤成了同期八年來倒數第二,僅好過2022年。
毒眸在分析去年“后春節檔”時,整理了近八年以來,春節檔后24天內的票房情況,指出去年是近八年以來票房最差的一個“后春節檔”(不包括2020年),而疫情前與疫情后的“后春節檔”有著完全不同的生態——疫情前新片號召力強大,疫情后僅靠春節檔影片續命。(點擊閱讀:“后春節檔”陷入冰點,別指望《周處》拯救一切)
今年比去年春節檔提前了近兩周,從春節檔結束到清明節檔開始的這段“后春節檔”無疑也拉長了。如果再看今年春節檔后24天內的票房,只有《美國隊長4》一部新片勉強破億,而春節檔除了《哪吒2》斬獲103.7億,《唐探1900》11.12億也比去年《第二十條》的長尾效應好,再到《封神第二部》只有2.06億。
總票房看上去是在破紀錄,但一片獨大,即便上映新片看似不少,也沒有出現像去年《周處除三害》一樣的黑馬繼續帶動大盤,雖然婦女節檔小周末獲得了比預期好的成績,但整體依舊量級太小。
往后看,直至清明檔前也并無頭部作品定檔,《哪吒2》也漸漸探底,大盤頹勢盡顯。離清明檔還有近一個月時間,只有一部進口動作片《疾速追殺4》,四部劇情片《非標準戀愛》《真愛營業》《久別重逢》《我會好好的》,以及重映片《倩女幽魂》是有望破千萬的腰部作品,但難救大盤。希望到清明檔《向陽·花》《下一個臺風》《陽光照耀青春里》上映,市場能夠熱一點。
只是,從去年開始的片荒困境,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恢復。而今年婦女節檔女性題材作品的有力表現值得欣喜,就像沙漠上出現的點點綠洲,讓女性電影檔成為新可能。而《水餃皇后》《輕于鴻毛》《轉念花開》《余燼》這些正在籌備的女性電影,或許也有望讓2025成為值得期待的女性電影年。
成熟的女性電影檔期,需要更多兼具市場性與高口碑的女性作品。希望有更多的女性作品在三月出現,讓“后春節檔”淡季成為女性電影的熱季,也讓一直以來的市場淡季不再是淡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