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上最火的企業家有兩個,一個是雷軍,另一個是海爾老總周云杰。
雷軍和周云杰同框亮相“代表通道”,是第一批接受媒體采訪的代表,相比雷軍侃侃而談,周云杰略顯拘謹,因二人站在一起的“反差萌”畫面,吸引了網友注意力,并制作出不少趣味表情包,“海爾老總和雷軍”詞條很快沖上熱搜,網友表示小米雷總和海爾周總站在一起就是新的CP“海米兄弟”。
雷軍是國內企業家中名副其實的頂流,全網擁有數千萬粉絲,在眾多知名企業家中位居第一。 相比之下周云杰在知名度上明顯有較大差距。 截至3月11日,周云杰微博賬號擁有粉絲5.3萬,9個關注中有逍遙子張勇,雷軍并不在其關注列表之中,周云杰的微博至今沒有任何一篇發文,可見該賬號或是在兩會期間意外走紅后才開通的新賬號。
對于自己的意外走紅,周云杰在自己的朋友圈回應稱:“網友從不同的角度關注海爾和我本人,對此表示感謝;對網友的各種調侃,我欣然接受。很多網友的評論,很有想象力,我也被逗笑了。我已經讓品牌部的同事從中發掘有才情的網友,歡迎他們成為海爾的代言人。”
此前一直致力成為頂流的周鴻祎,在央視采訪中支招周云杰怎么成為網紅。 但周云杰在接受《中國企業家》專訪時明確表達了自己不想當網紅的意愿,在頻頻上熱搜之際,他卻將精力放在兩會代表的履職盡責上,這也是其微博賬號開通卻沒有發文的原因。
不可否認,“潑天流量”對海爾有極大的推動,3月4日至11日,海爾智家股價迎來一波6連漲,最新市值2535億元,超過格力電器近200億元。在消費端,也有越來越多的網友開始曬出海爾電器的“質量成績單”,有網友家的海爾冰箱竟然用了20多年沒有質量問題。
不想當網紅的理工男
和雷軍一樣,周云杰也是理工男。1966年出生的他比雷軍大三歲。兩會上也是兩人首次同框出鏡。兩人同在武漢求學時都并不相識。周云杰則是1988年7月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原華中理工大學),雷軍則是1991年畢業于武漢大學。兩人此前也有過交集,如2023年,他們曾共同參加制造業企業座談會,并先后發言,周云杰在采訪中也透露此前和雷軍交流過,探討過小米和海爾的合作。
1988年大學畢業時周云杰22歲,是一個有激情有理想的有志青年,在那個大學生吃香的年代,周云杰的選擇有很多,但他因為在大學期間看過一篇寫海爾創始人張瑞敏的文章,其中涉及海爾從歐洲引入技術的內容,過程之嚴謹、執著、艱難,讓周云杰深受震撼。 加上海爾是一個不講關系、不論資排輩的企業,這深深吸引了周云杰,最終他成了海爾人。
沒有任何背景的周云杰,在海爾從基層崗位做起,在工廠擰過螺絲,在商場站過柜臺,干過制造,也做過營銷。歷任銷售處副處長、二廠廠長、質量部長、副總經理等職務,在基層錘煉了7年后,29歲的周云杰成為海爾最年輕的經理。2010年出任海爾集團執行副總裁、首席市場官;2013年任海爾集團輪值總裁、董事局副主席。
海爾的每次變革和創新,周云杰都全程參與,正是其身上的改革和創新基因,被海爾創始人張瑞敏另眼相待。2021年11月,進入海爾33年后,周云杰正式接棒張瑞敏,成為海爾集團新一屆董事局主席,并被聘任為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2022年1月,周云杰在海爾集團創新年會上發表題為《執一不失,開創未來》的演講,首次以海爾掌舵者身份,對海爾未來產業和創新圖譜進行布局。
周云杰此前知名度不高和其低調的個性有關,在過往公開活動和媒體采訪中,周云杰也只談海爾,幾乎不提個人。“喜歡創新,喜歡較真,業務熟練”是周云杰的標簽,是典型的業務型領導,對海爾各個板塊業務都非常了解,頗受海爾員工們敬重。
在眾多企業家傾心打造個人IP之際,周云杰一直態度謹慎,在他看來企業家打造個人IP,最終一定要回歸產品和服務,為用戶創造最佳體驗,否則,企業家個人IP可能就會成為噱頭。他也直言自己不想做網紅,他更希望海爾每個員工都成為自己的代言人。
創新的與時俱進
即將年滿60的周云杰也一樣關注網絡。在他意外走紅后,3月9日有網友在海爾的社交平臺下留言稱希望海爾出一款能同時洗衣服、鞋子、內衣、襪子等衣物的懶人洗衣機,并配上自己的設計圖,海爾迅速作出回應“周總看到這個設計啦,已讓工程師連夜開發中。期待您成為我們新品代言人”。
從海爾的回應可以看出,周云杰不僅關注網絡,還是非常重視用戶體驗,也具有創新意識,甚至連夜讓工程師進行開發,作風雷厲風行。
在DeepSeek火爆之際,周云杰因為平常工作比較忙,沒有時間整理資料,不管是技術問題,還是管理問題,他都會問DeepSeek,比如目前在這方面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理論是什么?DeepSeek給出的答案周云杰往往要加入自己的思考,這是周云杰對新事物的積極態度。
在周云杰看來,今年是海爾AI應用的元年,每個人都要全面擁抱AI。為此周云杰提出“要么與AI同進化,要么被AI邊緣化”的觀點。他認為會用AI的一定會淘汰不會用AI,要積極主動學習擁抱AI。
在周云杰的構想中,要依據兩個“牽引”來運用AI:一是以場景運用AI,二是以應用牽引落地。比如可以將AI應用到海爾的檢測上,效率將會大幅提升,也能提升檢測質量。在辦公領域落地AI應用也能大幅提升辦公效率。而AI的主要應用還是在推動海爾主業務的發展,在研發流程、供應鏈流程、銷售和營銷流程AI化,實現海爾從產品的智能到流程的智能,到管理的智能形成一體化。
具有創新意識的周云杰目前正努力去掉海爾身上的“家電”標簽。努力將海爾從一家生產家電的企業,打造一家生產用戶體驗的企業,最終變成一個生態型企業。目前海爾聚焦智慧住居、產業互聯網和大健康三個賽道。未來海爾或將繼續完善生態布局。
兩會上周云杰提出了涉及新型工業化、智慧住居、血液及血液制品等領域聚焦人工智能的三份建議,不久前,海爾完成了對新時達公司、汽車之家的控股,去年還收購了開利商用制冷、“血王”上海萊士等公司。海爾在周云杰的改革之下多元化發展趨勢明顯。
低調的“冷王”
盡管周云杰努力想去除海爾家電的標簽,但現階段海爾依然是家電巨頭。值得注意的是,海爾新晉成為“冰柜之王”。
據GfK中怡康數據顯示,海爾冷柜國內市場份額達到53.6%,同比增長2.3個百分點,在無霜主流市場,每賣出10臺就有8臺是該品牌,成為國內名副其實的低調“冷王”。
根據世界權威調研機構歐睿國際數據顯示,海爾自2009年起已經連續16年位居全球大型家用電器品牌零售量第一,海爾冷柜自2011年起也連續14年全球銷量第一。
目前全國共有11個省能夠生產冰柜,產量超過100萬臺的只有6個省。慣性思維中海南、廣東這樣的南方省份或是冰柜大戶,讓人意外的是湖北竟然是國內冰柜銷量第一大省,這和海爾武漢工廠有密不可分的關系。2005年在武漢經濟開發區的海爾工廠正式投產,主要生產100升至800升家用和商用冷柜,海爾在2020年投資近2億元開始推進智能化改進,并榮獲湖北省“綠色工廠”稱號。
不止是湖北,海爾還在廣東有自己的生產基地。2012年占地17.7萬平方米的海爾佛山工廠投產。實現了箱殼自動線、門殼壓力機連線、門體開式發泡線、全自動玻璃門打膠粘合、內膽自動線的全過程互聯。
目前,海爾武漢工廠是海爾冰柜內銷產量最大的生產基地,每15秒就能生產一臺冰柜,日產能高達7000臺。2024年訂單量新增28萬臺,全年下線146萬臺。利潤也同比增長113%。
海爾冰柜之所以受市場歡迎,是其科技含量十足。海爾推出的領鮮系列無霜臥式柜,終結了臥式柜結霜的歷史性難題,這之前是冰柜用戶體驗感的“頑疾”,被海爾攻克,證明了海爾的技術能力。
隨著周云杰成為頂流,海爾品牌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從海爾方面的積極表現來看,海爾或正在努力接住這“潑天流量”,畢竟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流量真的能帶來“業績神話”,或許從兩會開始,周云杰無法再繼續低調,因為海爾官方已經回應稱:“老總即將出道”。
該文為BT財經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擅自使用、復制、傳播或改編該文章,如構成侵權行為將追究法律責任。
作 者 |夢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