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朋友一起去看了期待很久的《還有明天》
這是一部明明白白的“女性主義電影”,講的是二戰之后的意大利,女性地位普遍低下,女主(由導演飾演)整日在丈夫的家暴和瑣碎的家務、零活間夾縫生存。
前面看得人很來氣,并感慨,全世界的女性真的是命運共同體。
突然有一天,女主收到了一封信,她的表情激動、忐忑,然后把信藏了起來。
我最喜歡的就是電影對這封信的處理!我猜了很多——是初戀情人邀請她一起私奔的情書?是偷偷給女兒報名的學校錄取通知?是一張代表著出走的決心的船票?
電影里數次緊張的戲份都給到了這封信,但直到最后才揭曉——
這是一張選票。
1946年6月2日,意大利女性首次擁有了政治選舉權。
那一年,接近50%的選票來自女性。
電影的結尾放了 意大利記者安娜· 加羅法洛的一句話:
我們像緊握情書那樣,緊握著選票。
看到這里我甚至懷疑導演編劇是根據這句話發展出了整部電影!
雖然結尾的處理略顯俗套,但我不得不承認,在這個不屬于我們的故事里,我依然被感染到了,被鼓勵到了,身體里好像充滿了力量。
電影結束,我一邊和朋友討論劇情一邊掏出手機,然后就看到了校友群里這樣一則招聘啟事:
校友群里在討論投行開始招人啦,市場回暖啦,我卻一眼就看見了那刺目的四個字——男生優先。
感覺身體里剛燃起的火苗一下子被迎頭澆滅。
不管是基于什么樣的理由,在一個滿是精英的群里,這樣的要求可以堂而皇之地標注出來,也沒有任何人提出任何反駁(當然此處我也罵我自己)。
尤其是剛看完電影的當下,真是好荒謬好諷刺。
在女性主義朝著各種激進方向(比如把各類弱勢群體都歸到“女”的定義中,比如否認男女基于生理性的區別,以及進步派永遠在比誰更進步的各種內訌等)拼命發展的今天,這樣一部電影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契機,讓我們回過頭去認真地審視和反思,第一波第二波女性主義浪潮在爭取的那些基本權利——男女機會平等,同工同酬,時至今日依然存在很多阻力和困境。
還有明天,但這個明天是需要去爭取來的。
P.S. 除了主題,這部電影本身拍得也不錯,節奏緊湊,懸念足夠,慘烈的事實用很戲虐的方式演繹了出來,總體而言是部很好看的喜劇,非常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