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虎父無犬子”,但也有不少女子,不僅出于將門,還曾將星閃耀。
大家都知道賀龍元帥的女兒賀捷生少將、聶榮臻元帥的女兒聶力中將等的故事,但還有一位將軍的女兒,也是巾幗不讓須眉。
她就是謝彬,從軍多年后,也成為了將軍。
更值得稱道的,是謝彬的丈夫、謝老的女婿李立功,也非常了得,不僅在戰火中經受過考驗,還在地方的建設和發展中,成為了主政一省的書記。
這當中,有怎樣的傳奇故事呢?
01頑強不屈的父親
在我國第一次實行軍銜制的十年間,全國排名前十的“將軍縣”,江西省興國縣排在第三,出了54位將軍,有神機妙算的肖華上將,英勇強悍的溫玉成中將,還有頑強不屈的謝國儀少將。
謝國儀,這位出生于興國縣永豐鄉西江村的苦命娃,1930年參加紅軍時,已23歲。三年后,他就因不怕犧牲、作戰勇敢,提升為連長,并成為了中國共產黨的黨員。
1934年8月,紅軍第五次“反圍剿”接連失敗,部分紅軍已開始撤離。謝國儀所在部隊,被指派執行掩護任務。
他帶領100多名官兵,與敵軍戰斗了一天一夜。戰斗中,謝國儀被突如其來的炮彈炸傷。炮彈的氣浪和身體的疼痛,讓他意識一片模糊。
但他想到,作為一線指揮員,他不能倒下,強撐著繼續指揮戰斗,直到徹底打退敵軍,他才昏厥過去。可此時,全連只剩下9人。
掩護部隊撤出時,上級見謝國儀右腿的一塊彈片沒有取出來,也無法行走,就給了他幾塊銀元,讓他在當地休養,傷愈后回家鄉正常生活。
但謝國儀舍不得離開紅軍部隊,還想上戰場沖鋒殺敵,就忍受劇痛,硬生生地用手從腿上摳出了彈片。之后,他拄著拐杖、拖著傷腿,踏上了漫漫長征路。
到陜北后,謝國儀調到紅軍總部的前指特務團,當上了營長。不久,又調到抗大二分校任支隊長。學員畢業分配后,他被分配到晉察冀軍區,當了一個團的副團長,以后又提升為團長。
1939年10月,他指揮全團成功突襲陳莊據點,被打痛的敵軍竟使用毒氣彈。但謝國儀沒有恐慌和畏懼,而是讓戰士們用毛巾捂住口鼻,繼續不停地進攻,最終沖破了敵軍最后的防線。
解放戰爭開始后,謝國儀擔任冀中軍區第十分區副司令員、司令員,指揮了第二次勝芳保衛戰。
河北霸縣的勝芳,雖然只是一個小集鎮,但卻是戰爭雙方爭奪的重要地區。1946年5月,第一次勝芳保衛戰,經過七天七夜激戰,解放軍打敗了國民黨軍。
國民黨軍不甘心其失敗,1947年4月,又糾集15000多人,在飛機、坦克、裝甲車和多種火炮掩護下,第二次進犯勝芳。
謝國儀受命指揮此次勝芳保衛戰,根據上級內線防御是重點、外線要出擊游動和迂回到敵后進行阻截的指示,組織了戰場勘測,并進行了戰斗部署。
8日下午,國民黨軍開始進攻,一連七個晝夜,謝國儀幾乎沒有合過眼,全程指揮了戰斗,及時了解戰斗進程,有效處置了一些預案之外的難題。
面對敵人一次比一次猛烈的進攻,謝國儀指揮若定。特別是接到敵人企圖泅水突破護城河的報告后,他立即下達重點防御命令,并讓部隊做好與敵人展開白刃戰的準備。
戰斗至14日,我軍奉命撤出。這次戰斗,我軍共斃敵1800余人,炸毀敵坦克3輛,繳獲輕機槍23挺,手提機槍6挺、長短槍576支、戰馬41匹、電臺4部、子彈5萬余發。守衛部隊傷亡400余人。
這次保衛戰,牽制了平津保周圍國民黨軍7個師13個團的兵力,為南線戰役的推進創造了條件。
在戰爭年代,謝國儀以英勇頑強的戰斗作風,壓倒一切的氣概,為新中國的建立作出的突出貢獻,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為少將。之后,謝國儀擔任了山西省軍區副司令員、顧問。
02深受影響的女兒
謝國儀英勇頑強的事跡,深深地感召和影響了女兒。
1943年,謝彬出生在山東濰縣,但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她只能跟隨父母輾轉于各地,直到新中國成立,才逐漸安穩下來,并先后在武昌和北京上小學、中學。
謝彬從上小學開始,謝國儀夫婦就一直對她嚴格要求,使她不僅學習成績優異,而且也變得越來越像個軍人。
1962年,19歲的謝彬高中畢業時,考上了解放軍外國語學院。畢業后,到了濟南軍區所屬的一個師醫院任書記,以后又到師司令部和政治部分別從事收發、宣傳工作。
1973年后,謝彬做起了與她所學專業對口的翻譯工作,升職為正營職助理員。九年后,她調到海軍高級電子工程學校,成為政治部的一名副科長、科長,還升任為副主任。
1986年,謝彬調到山西省軍區,成為副師職的紀委專職委員,不久又升任為省軍區政治部副主任(正師級)。1996年,謝彬調到總后勤部,任政治部副主任。
1999年,56歲的謝彬,軍銜晉升為少將。父女倆都被授予少將軍銜,這在軍史上也不多見。
父女倆的“將銜”傳承,不僅是家風的傳承,更是革命薪火、革命精神的接續。
03主政一方的女婿
1938年,年僅13歲的李立功,在家鄉山西省交城縣,參加了游擊隊,抗擊日軍的入侵和占領。雖然他年齡不大,但卻頭腦靈活、有膽有謀、善于決策,很快就當上了山西交城縣游擊隊干事,并被選派到犧盟會太原中心區干訓隊學習。
1940年,經過斗爭磨練和組織考驗,15歲的李立功成為一名堅定的共產黨員。
入黨后不久,李立功擔任太原區抗聯會主任、區委書記,深入開展抗戰動員、減租減息、大生產運動和根據地建設,動員青年加入抗日隊伍。
他還身先士卒,帶領抗日游擊隊,全力配合主力部隊反“掃蕩”、反“蠶食”,多次粉碎日軍的“鐵壁合圍”。
解放戰爭中,李立功先后在山西省交城縣委宣傳部部長、組織部長,晉源縣縣長,汾陽地委青委書記任上,依靠和發動群眾,反奸清算、土地改革、發展地方武裝、組織生產,為前線部隊提供兵員糧食。
他還組織擔架隊,緊隨作戰部隊轉送傷員。
新中國成立后,李立功開始從事地方領導工作,先后擔任山西隰縣、呂梁縣縣委書記,晉南地委書記,團省委書記、第二書記、省委書記等職,并兩度擔任山西省委書記。
李立功從縣委書記干起,靠著自己非凡的執政能力,一路飆升到了山西省委書記,成為一省的主政大員。
謝國儀將軍的一生,充滿了堅強和奉獻,是當之無愧的英雄。他的堅強和毅力,不僅勉勵了將士們,也化作精神力量,激勵著更多奮進的人們。
謝國儀將軍的女兒謝彬,是一位在父輩的事跡和精神感召下,成長起來的新時代軍人。她不僅傳承了父輩的精神,而且用行動證明:巾幗不讓須眉,女性也能建功軍營、報效祖國。
而謝國儀將軍的女婿李立功,經受了最艱苦斗爭的考驗,為抗戰勝利、全國解放作出了卓越貢獻;從事地方工作后,他又緊跟時代步伐,展現出了超前的領導才能,為山西的繁榮發展傾心盡力。
從他們身上體現出來的奉獻精神和堅強意志,激勵著更多的人們,不斷為幸福美好的生活而努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