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山東樂陵縣大常村,后來的上將肖華正在村子里開會,突然遭到了日軍的圍堵。
在生死關頭里,一位大娘竟來了一招燈下黑,將肖華藏在了日軍眼皮底子下。
本以為能暫避過險,誰知日軍來到跟前,與藏身的肖華僅有咫尺之遙,很快就會發現他。
生死攸關之際,大娘將肖華藏在哪里,此時面臨泄露危機,如何應對這危局?
如果您想知道的,歡迎先點個關注。
1938年,秋風凜冽的時節,山東樂陵縣的大地被戰火染上了肅殺之氣,大常村往日安寧祥和,如今也陷入惶恐與不安之中。
大常村地處魯北平原,村中的棗林密布,本是百姓安居之地,自日軍侵占山東后,這里成了八路軍在敵后的重要據點。
村民常大娘本名劉香惠,早年因家貧被賣作童養媳,可丈夫是一個啞巴,但她始終不不離不棄,兩人相依為命,共同撫養著六個孩子,努力地度過每一天。
在金秋的季節,肖華司令員帶領八路軍部隊抵達樂陵縣城,并在那里建立了以樂陵為核心的冀魯邊區抗日根據地。
目睹了八路軍的勇敢且堅定,也看到了日軍的殘忍,對民眾充滿關懷的劉香惠,盡管已年過五十,內心深處對共產黨與八路軍充滿敬仰之情。
所以她做了一個決定,主動為八路軍傳遞情報和收留傷員,家中后院那條直通后山的小路,掩護過無數戰士撤離。
這一天和往常一樣,肖華帶著幾名干部暗中來到她家,研究如何在日軍眼皮底下,炸毀一座鐵路橋。
常大娘也和平時般,正在院子里忙碌,晾曬著剛收獲的大紅棗,那紅彤彤的棗子在秋日的陽光下閃爍著誘人光澤。
她雖然平凡普通,卻有著不平凡的眼睛,能在平靜的日常中,捕捉到異常的蛛絲馬跡。
就在此時,一個陌生的身影闖入了她的視線,這個人是誰呢?
那人背著扁擔,搖著撥浪鼓,裝作貨郎的模樣,挨家挨戶地叫賣著,乍一看與普通的小販并無二致。
可在常大娘那雙銳利的眼睛里,卻透著幾分可疑,這是為啥?
看這貨郎走路的姿態格外輕松,全然沒有為了生計奔波的疲憊與匆忙,反而像是在閑庭信步地四處打探著什么。
他幾乎每到一戶人家,總是借著賣貨的機會,到處東張西望,眼神飄忽不定,似乎在尋找著某些隱秘的東西。
過了不久后,當貨郎來到常大娘的跟前后,裝出一副隨意的模樣,隨口問道村子里是否有陌生人來。
常大娘心中一凜,卻面不改色,裝作沒聽出話外音,平靜地回應著,說道自己是婦道人家,成天圍著家務活轉,沒有精力去管村口的閑事兒。
貨郎見常大娘這般回答,表情微微一頓,便轉身離開,繼續往下一戶走去。
但常大娘內心早已如翻江倒海,她深知情況不妙,猜測這貨郎八成是日軍派來的奸細。
她迅速放下手中的活計,疾步走進屋里,將這一異常情況告知了肖華等人。
肖華等人一聽,立刻意識到,身份可能暴露,形勢危急要立刻撤離,可要怎么離開呢?
他們剛準備起身,村口突然傳來雜亂腳步聲,還有不少狗吠聲,緊接著日軍叫喊聲也近在耳畔,整個村子瞬間被日軍包圍得水泄不通。
這走不了如何是好?常大娘當機立斷,冷靜地表示大門不能走,因為目標太大,但是她家后院直通后山,從那撤退最安全。
在常大娘帶領下,戰士們翻墻而出,找到了通往后山的隱秘小路,而肖華主動承擔起掩護眾人撤退的任務。
但時間來不及了,當他剛安排好戰士撤離,準備轉身離開時,日軍已經封鎖了整個村子,所有的退路都被切斷了,根本逃不出去了,這該往哪里去?
常大娘焦急萬分,發現來不及往后山跑,家里也沒有好的藏身之所,忽然間靈機一動。
她提出了一個建議,把院子里的大棗混成一堆,讓肖華躲在大棗堆里,這也行能行的。
時間緊迫容不得多想,肖華同意了這個決定,于是常大娘帶著二兒子除了,迅速在棗堆中掏出了一個大洞。
當肖華鉆進去藏好后,母子又將大棗重新堆滿,把人藏得嚴嚴實實,臨走前還叮囑道,讓肖華千萬要藏好,不管聽到什么動靜,都不要出來更不要出聲。
就在此時,鄰居家的大門便被日軍一腳踹開,院子里瞬間充斥著狗吠聲、日軍的叫喊聲和刺刀亂刺的聲音。
兩人迅速地隱藏了所有線索,常大娘裝作一切正常,坐在院子里開始編織衣物,試圖掩飾內心的緊張。
過了一會兒,日軍闖入了常大娘家,緊隨其后的正是先前那可疑的貨郎。
敵人在屋內外搜查了一番,沒有發現八路軍的蹤跡,便開始審問常大娘。
面對日軍質問,常大娘強壓住內心的恐懼,裝出驚恐萬狀的樣子,表示自己是婦道人家,在院里干點家務活,借她幾個膽子,也不敢藏匿八路軍啊。
日軍見沒有收獲,顯得非常生氣,一個日軍拿起刺刀在院子里亂刺,其中幾刀刺向了棗堆。常大娘心急如焚,生怕肖華被發現或受傷,但所幸棗堆夠厚實,想來肖華并無大礙,可誰想到后面還有危機。
常大娘焦急萬分,擔心肖華會被發現或受傷,幸運的是棗堆足夠厚實,讓她相信肖華應該沒有受到嚴重傷害。
但誰都沒有預料到,后面還有潛在的危險。
一個日軍嘴饞了,隨手從棗堆里抓了幾顆棗嘗了嘗,頓時眼前一亮,覺得這棗香甜可口,便命令手下把整堆大棗都拉走。
這一下讓常大娘慌了神,因為一旦搬走大棗,肖華必然暴露,那可就是九死一生的局面。
她立刻上前阻攔,哭著懇求訴說,不能搶她家的大棗,這是她一家人的口糧,還要把它賣了換糧食呢。
但日軍根本不理會她的哭訴,執意要將棗堆搬走,眼見事態危急,那么還有別的招數嗎?
常大娘急中生智,迅速走到水缸前,拿起盛水的鐵勺,假裝是要勺水給日軍,暗中趁日軍不注意,敲擊水缸發出暗號。
門外的大兒子聽到信號,立即采取行動,故意制造響動,踢倒幾塊墻磚,揚起一片灰塵,然后往后山方向跑去。
日本軍官聽到動靜,以為發現了八路軍蹤跡,便立即帶領士兵追趕,而那些準備搬運大棗的日軍也紛紛放下手中工具,迅速跟著追了出去。
常大娘的長子對村里地形了如指掌,他熟練地穿過小路,鉆進后山的棗木林,很快就消失在了敵人的視線之外。
就在此時,常大娘見狀,趕緊將肖華從棗堆中救出,護送他從后門安全撤離。
敵人在后山撲了個空,氣得火冒三丈,又重新回到常大娘家,最終還是把大棗搶走了,但幸好保住了肖華性命。
日軍這次走了后,大常村的生活逐漸恢復平靜,肖華等人給常大娘湊夠了棗錢,后來又在當地群眾的掩護下,繼續開展抗日活動。
從那以后,常大娘更加警惕,依然堅持為八路軍提供幫助,她和家人還在家中挖出一條通往后山的秘密通道,為日后可能的緊急撤離做好準備。
日軍搶走了大棗,卻搶不走人民心中的希望,那是戰爭年代物資緊缺,常大娘省吃儉用,把有限的糧食省下來,悄悄送給游擊隊。
她還組織村里婦女,一起縫制衣被,為前線將士御寒,后來日軍占領區的封鎖越來越嚴,但百姓從來沒有放棄,想出了各種方法支援抗日力量。
歲月流逝,常大娘年歲漸長,但她仍然堅持這,跑十幾里山路為八路軍護送情報,從未動搖過革命的信念。
常大娘拿到重要情報后,有時會藏在籃子底下的蔬菜下面,或者縫在衣服的夾層里,躲過敵人的檢查,送到指定地點。
每一次任務都充滿危險,但她從未退縮,用自己的方式參與抗戰,成為敵后戰場上不可忽視的力量。
1943 年冬天,八路軍在樂陵地區發動一次大規模反掃蕩,常大娘家再次成為重要的聯絡點。肖華又來到這個曾經藏身的農家小院。
重逢的那一刻,兩人相視而笑,彼此心中都明白,勝利的曙光正在前方閃耀,抗日戰爭即將取得勝利。
但肖華心中明白,這場勝利的背后,是無數像常大娘這樣的普通百姓的默默奉獻。
她們沒有上過戰場,沒有開過槍,但她們的勇氣和智慧,構成了抗戰的重要力量。
戰爭結束后,常大娘的故事被記錄下來,成為當地紅色教育的教材,每當有人問起她當年為何要冒險幫助八路軍,她總是樸實地回答:
那時候大家都是一條心,不幫八路軍幫誰?不把日軍趕出去,咱中國人還有好日子過嗎?
這樣的樸素情感告訴我們,在民族危亡之際,每個普通人都能成為英雄,用自己的方式守護家園,抵抗侵略。
在那段血與火的歲月里,類似的故事在中國大地上每天都在上演,普通百姓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民族存亡的重擔。
他們并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但正是平凡人的不平凡之舉,匯聚成抗戰勝利的偉大力量。
聽到這兒,您有何感想呢,歡迎關注留言評論。
參考資料:
【1】大眾日報.《光耀齊魯.常大娘:革命母親大愛為國》2021-08-15
【2】樂陵市人民政府.《永遠的常大娘》.2024-02-19
【3】百度百科.《抗日戰爭的功臣劉香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