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友們,今天咱們掏心窩子說個事兒。前陣子有個退伍二十多年的老班長突然給我發消息,說家里翻修房子,收拾東西時發現三等功證書找不著了。他急得直拍大腿:"那可是我當年在邊防上拿命換的榮譽啊!"我一邊安慰他一邊幫他出主意,后來還真找回了證明。這事兒讓我想到,咱們當過兵的人,誰沒幾個紅本本?可要是哪天證書真丟了,該怎么證明自己立過功?今天我就把壓箱底的補救方法全掏出來,句句大實話,字字有依據。
先說個最扎心的現實:立功證書這小紅本,說重要是真重要。我戰友老張去年申請退役軍人專項補貼,就靠三等功證書多領了200塊;隔壁縣的老王送兒子考軍校,檔案里沒立功證明硬是差了幾分沒錄取。更別說現在各地陸續出臺的退役軍人優待政策,坐公交免費、景區免票、子女加分這些福利,哪個不得看證書?所以啊,證書丟了就跟打仗丟了槍桿子似的,但咱不能慌,得知道往哪兒找補。
頭一個法子,翻檔案!當過兵的都知道,檔案就是咱的第二條命。當年在部隊,每次立功受獎,政治處干事都會認認真真往《立功受獎登記表》上記一筆。這表格一式三份,一份塞你檔案里,一份團里存檔,還有一份上交師旅級單位。轉業到企事業單位的戰友,檔案就在單位人事科鐵皮柜里鎖著;回老家務農或自主擇業的,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的檔案室準能找到。去年我陪戰友去查檔案,帶著身份證、退伍證,跟管檔案的同志說明情況,人家立馬從泛黃的檔案袋里抽出登記表。白紙黑字寫著"XX同志于XX年X月因XX表現榮立三等功",右下角還蓋著部隊大紅章。當場復印兩份,管檔案的同志"啪"地蓋上"與原件相符"的騎縫章,這復印件就跟原件一個效力!
要是檔案里也找不著咋整?別急,咱還有老部隊這條線。去年幫老班長補證明時,我直接聯系了他當年的指導員——現在已經是師里的老參謀了。他說現在部隊信息化建設搞得扎實,2000年以后的立功記錄基本都能在系統里查到。就算是七八十年代的老兵,團級以上單位的檔案室還存著當年的《獎勵通令》,找個周末給老部隊政治工作部打電話,報上姓名、入伍時間、原單位番號,人家查實后能開加蓋公章的情況說明。有個小竅門:聯系部隊時最好找到當年的戰友或領導作證,這樣補辦起來更快。我認識個老兵,去年硬是坐火車回老連隊,找到當年給他請功的連長寫了證明信。
最后一招,很多人壓根不知道! 現在全國退役軍人事務系統搞電子建檔,去年發優待證時就錄入了立功受獎信息。上個月我去鎮退役軍人服務站辦事,親眼見工作人員在電腦上輸入身份證號,立功次數、獲獎等級清清楚楚。站長跟我說,只要當年領光榮牌、辦優待證時如實填報過,系統里就有底子。帶著身份證去服務站,人家當場就能打印《立功受獎信息核查表》,蓋著退役軍人事務局的章子,比原件還權威!更絕的是,有些地方開通了手機查詢功能,像浙江的"老兵碼"、廣東的"粵省事",點開就能看到自己的軍功記錄。
說一千道一萬,證書不過是張紙,真正抹不去的是刻在骨子里的軍人血性。我認識個參加過老山戰役的老兵,三等功證書早被雨水泡爛了,可撩起衣服,彈片留下的傷疤就是最硬的證明。但話又說回來,該保管的還得保管好。畢竟這是咱當兵的見證,是能給子孫后代說道的硬氣資本。
最后給大伙提個醒:現在各地退役軍人事務局正在完善電子檔案,沒登記立功信息的戰友趕緊去補錄。哪天政策再有新優惠,咱可別吃了啞巴虧。記住嘍,當過兵的人,榮譽不能丟,底氣不能輸!要是您身邊有戰友正為這事兒犯愁,趕緊把這條轉發給他——戰友情,就得實打實地幫!
(本文插圖均來自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