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宣布,根據他的命令,美軍在當天已經對也門胡塞武裝分子的控制區進行了大規模軍事打擊。根據五角大樓的消息,空襲打擊的目標是胡塞武裝分子的雷達、防空系統以及導彈和無人機庫,要實現的目的是阻止胡塞對紅海國際水道的干擾,重新開放紅海的自由航行。
圖片
不得不說,美國的戰爭對手,一直是在降級,時至今日,也只能和拖鞋軍鬧鬧別扭了。
美以個超級大國對付胡塞,會把胡塞武裝打服氣嗎?
小編覺得未必,因為胡塞武裝有其特殊性。
胡塞武裝的一個宗教黨派與敘利亞不同。敘利亞亂是派系太多,和尚多了沒經念。而胡塞是上下一個宗教派系,可以思想高度統一,是塊難啃的骨頭。
正所謂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美國的以大欺小如果不能掃庭犁穴,接下來可能會麻煩很多:老子本來就已經穿拖鞋了,再差還能怎么著?茹毛飲血嗎?
美軍一擊不中,接下來可能會導致胡塞的軍事報復,升級襲擾行動。
胡塞很可能通過未被摧毀的無人機、導彈或快艇,對紅海商船(尤其關聯美以的船只)發動更多襲擊;使用剩余武器庫襲擊中東地區的美軍基地。
進一步強化非對稱作戰。將關鍵裝備(如導彈發射器、無人機)轉移至平民區或地下設施,降低被偵察和打擊的風險。
增加使用低成本武器(如水上簡易爆炸裝置、狙擊手),或通過第三方(如親胡塞的地方武裝)執行襲擾,減少直接暴露。
加速外部補給:通過隱秘(肯定會有的,因為“胡塞不是一個人在戰斗))運輸通道(如海上走私、陸路經阿曼)快速補充裝備,尤其是防空導彈和遠程無人機,以恢復作戰能力。
美軍的空襲會被描繪為“對也門主權的侵略”,煽動民族主義情緒,鞏固內部團結。
通過社交媒體和盟友媒體發布平民傷亡畫面,指控美軍“違反國際法”,爭取全球南方國家的同情,分化國際社會對美支持。
選擇性公開未被摧毀的軍事設施或成功攔截美軍導彈的視頻,營造“無法被擊敗”的形象。
與黎巴嫩真主黨、伊拉克什葉派民兵同步對美以目標發動象征性攻擊(如火箭彈襲擊),形成“抵抗軸心”聯動效應,分散美軍注意力。
利用歐洲國家對紅海航運安全的擔憂,釋放“僅針對以色列關聯船只”的模糊信號,離間美歐立場。
通過低強度襲擾迫使美軍長期陷入“高成本防空”模式(如頻繁攔截廉價無人機),削弱美國國內對軍事介入的耐心。
利用美軍打擊的“外敵”形象,進一步擠壓也門政府軍和南方過渡委員會的地盤,強化對紅海沿岸的實際控制。
當然,這中間也存在風險變量與轉折點。
若伊朗公開向胡塞提供先進武器(如高超音速導彈),可能引發美軍對伊朗目標的打擊,導致沖突區域性升級。
若巴以沖突緩和,胡塞可能借機降低紅海襲擊頻率,換取政治合法性;反之,加沙戰事持續將為其提供持續動武的“道義借口”。
胡塞武裝的拖鞋軍,不可能就這樣向美軍低頭了。
其核心目標仍是維持對紅海航道的影響力作為政治籌碼,同時鞏固其在也門的統治地位。
美軍后續能否有效遏制胡塞能力,變數太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