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年的江西小鎮,晨霧還沒散盡時,派出所的電話突然劃破寧靜。報案人稱鎮上診所的女醫生徐梅香家有異常,門窗緊閉卻隱約傳來血腥味。當民警撬開門鎖沖進屋內,看到的場景讓見慣了場面的老警察都倒吸一口涼氣 —— 男主人楊書生倒在臥室地板上,早已沒了氣息,而妻子徐梅香正坐在床邊發呆,雙手還沾著未干的血跡。
這個在患者眼中永遠帶著溫和笑意的女醫生,怎么會和一樁惡性殺人案扯上關系?隨著審訊的深入,一個關于婚姻、欲望與毀滅的故事逐漸清晰。
白衣之下的暗涌
徐梅香在鎮上的診所已經工作了十幾年。她個子不高,說話總是輕聲細語,給老人量血壓時會特意把聽診器焐熱,給小孩打針前會掏出糖果哄著。鎮上的人都說:“楊書生能娶到徐醫生,是上輩子修來的福分。”
楊書生是個木訥的建筑工人,每天天不亮就騎著舊摩托車去工地。他知道妻子工作辛苦,從不讓她碰家務,每次發工資都一分不少地交給徐梅香。鄰居常看到他傍晚扛著蔬菜回來,遠遠就喊:“梅香,今天有你愛吃的青豆。”
這樣的日子在旁人看來安穩又幸福,但徐梅香心里卻漸漸生出了空隙。診所里來來往往的男患者,有的會夸她穿白大褂好看,有的會在復診時帶些自家種的水果,言語間的殷勤比丈夫的沉默寡言多了幾分 “滋味”。
第一個越過界限的是位姓王的貨車司機,他因腰傷在診所治療了一個月,出院那天塞給徐梅香一張紙條,上面寫著 “你眼里的溫柔,不該只給病人”。
起初徐梅香把紙條撕了,但那晚她失眠了。楊書生打著鼾,渾身帶著工地的塵土味,她突然覺得這個同床共枕的男人很陌生。沒過多久,她在給王司機復查時,被對方拉進了診所的隔間。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她開始用午休時間和不同的患者約會,有時是在診所的儲藏室,有時是在對方的車里。她會精心化淡妝,換上診所白大褂外的漂亮裙子,這些都是楊書生從未見過的樣子。
紙終究包不住火
楊書生發現妻子不對勁,是從家里的電話費開始的。以前徐梅香很少打電話,可近半年來,固定電話的賬單金額翻了三倍,而且大多是晚上十點后打的長途。有一次他隨口問起,徐梅香立刻提高聲音:“都是患者咨詢病情,你懂什么!”
這種從未有過的激烈反應讓楊書生起了疑心。他開始留意妻子的行蹤,發現她每周三下午都說要去縣城進藥,卻有鄰居看到她和一個陌生男人在鄰鎮的茶館里坐著。更讓他心驚的是,他在徐梅香的包里發現了一張電影票根,日期是上周六 —— 那天她明明說在診所加班。
2006 年 9 月 12 日晚上,楊書生提前從工地回家,想給妻子一個驚喜。推開家門時,卻聽到臥室里傳來徐梅香打電話的聲音,語氣是他從未聽過的嬌嗲:“下次我們去縣城的賓館吧,家里不太方便……”
他渾身冰涼地站在門口,直到徐梅香掛了電話,才木然地問:“你在跟誰打電話?”
徐梅香嚇了一跳,隨即強作鎮定:“說了你也不認識,患者家屬。”
“患者家屬會約你去賓館?” 楊書生的聲音開始發抖,他從口袋里掏出那張電影票根,“上周六你到底在哪?”
謊言被戳穿的瞬間,徐梅香的臉色變得慘白。但她沒有道歉,反而梗著脖子喊道:“是又怎么樣?你整天在外干活,知道我一個人多孤單嗎?他們比你懂我!”
這句話徹底點燃了楊書生的怒火。這個老實人第一次對妻子動了手,雖然只是推搡了一下,卻讓徐梅香眼里燃起了怨毒的光。
失控的深夜
那晚的爭吵持續到后半夜。楊書生坐在客廳的板凳上,一支接一支地抽煙,他說要明天就去診所找領導,讓所有人都知道她的丑事。“我不好過,你也別想好過。” 他紅著眼睛說。
這句話成了壓垮徐梅香的最后一根稻草。她知道一旦事情敗露,自己不僅會失去工作,還會被鎮上的人戳脊梁骨。看著眼前這個曾經深愛的男人,她心里只剩下恐懼和怨恨。
凌晨三點,楊書生累得趴在桌上睡著了。徐梅香躡手躡腳地走進廚房,拿起平時切菜的菜刀。她站在丈夫身后猶豫了片刻,最終還是閉著眼砍了下去。
第一刀下去,楊書生哼都沒哼一聲。但徐梅香看到他手指還在微微動,突然像瘋了一樣,又拿起墻角的扁擔猛砸他的頭。直到楊書生徹底沒了動靜,她才癱坐在地上,可沒過幾分鐘,又像是想起了什么,拖來沉重的木箱壓在丈夫身上,最后還把他拖到衛生間,打開了煤氣罐。
她用四種方式確認丈夫死亡,仿佛這樣就能抹去自己殺人的事實。第二天清晨,她像往常一樣去診所上班,只是白大褂的袖口沾著洗不掉的血漬。
法網恢恢
案發第三天,楊書生的工友因為聯系不上他,才報了警。民警在診所找到徐梅香時,她正在給病人打針,手卻止不住地發抖。面對審訊,她起初還想狡辯,但當民警說出 “煤氣罐閥門有你的指紋” 時,她瞬間崩潰了。
2007 年 3 月,法院開庭審理此案。徐梅香的辯護律師提出她有精神壓力過大的情節,但法醫鑒定顯示她作案時意識清醒。最終,她因故意殺人罪被判處死刑。
執行死刑前,徐梅香要求見兒子最后一面(案發時兒子在外地讀書)。隔著玻璃,這個曾經溫柔的母親只是反復說:“別學我,好好做人。”
這個案件在當年的江西引起了很大震動。人們在診所門口擺了鮮花,不是悼念誰,而是紀念那個被欲望毀掉的家庭。有人說,如果楊書生能多些陪伴,也許不會走到這一步;也有人說,錯了就是錯了,底線不能破。
但生活沒有如果。就像小鎮那條被晨霧籠罩的路,一旦走錯了方向,就再也回不了頭。
本文系社會新聞/真實案件改編,本文圖/選自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