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來了,為何方案中重點提到股市,而不是直接給老百姓發錢?很多人可能搞不明白,提振消費跟股市有什么關系?
我先看看方案的原話是怎么說的,多措并舉穩住股市,加強戰略性力量儲備和穩市機制建設,加快打通商業保險資金、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企(職)業年金基金等中長期資金入市堵點,強化央企國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依法嚴厲打擊資本市場財務造假和上市公司股東違規減持等行為。進一步豐富適合個人投資者投資的債券相關產品品種。
簡單來說,國家對于股市的態度就是穩中有進。那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中國目前有3.74億的股民,而散戶在A股的持股占比大約是34%。目前A股的最新總市值是逼近100萬億,也就是說中國散戶持有的總市值是34萬億左右。
3.74億散戶已經占了中國總人口是四分之一,如果我們扣除掉老人跟孩子,幾乎有一半的家庭工作主力都持有A股。這也意味著A股的漲跌,直接就影響中國老百姓的錢袋子。
所以股市要是能穩住,一路向好,那意義可大了去了。就說那些買了股票或者基金的朋友,看到自己賬戶里的錢蹭蹭往上漲,心里啥感覺?肯定樂開了花,感覺自己財富增加了。這時候,消費的底氣就足了,可能就想著換個好車,買套大房子,或者出去旅游享受享受。而且股市好了,企業融資也容易了,就能擴大生產、增加就業,咱老百姓收入也就跟著提高了,這是個良性循環。
這3年為何消費不行,因為整個股市長期都是穩定在2700點附近,看著自己家庭資產不斷在縮水,誰有心情去消費。
其實消費這個事情,并不是看大家手里有多少錢,而是看大家未來能賺多少錢。我記得小時候,當時正是改革開放之后萬眾下海的年代,當時大家口袋里面都沒錢,可是人心向上,大家對未來充滿了美好的向往。
那個時候誰賺了錢,就給家里添磚加瓦,買個洗衣機,買個電視機等等。那個時候大家敢消費就是因為覺得日子是越來越好,而不是自己在銀行有很多儲蓄。
相反現在大家的儲蓄是越來越多了,2025 年 1 月份人民幣存款增加 4.32 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大增 5.52 萬億元 。再加上 2024 年新增的 14.26 萬億元儲蓄,居民存款總額已達 157 萬億元左右。按 14 億人口平均下來,人均存款約 11.2 萬元,一個三口之家平均存款超過 30 萬元。
現在就是越存錢,越不敢花錢。因為房地產不行,股市也不行。所以振興樓市跟股市,才是刺激消費的關鍵因素。
我們看到一個關鍵點就是要讓中長期資金入市。為何要讓中長期資金入市呢?因為目前股市上的主要力量就是散戶跟機構。大部分機構都是在炒短線收割散戶,結果就把整個市場搞得烏煙瘴氣,不管是機構還是散戶都沒人愿意追求價值投資,沒有人愿意去玩長線。
這就是中國股市走勢遠遠不如我們的GDP增速的原因。整個市場都在炒賣?,F在引導中產期資金入市,那就是要穩定整個股市,讓A股走出美股那樣螺旋式上升的走勢,而不是跟我們現在一樣,不斷在炒題材,然后暴漲暴跌。
從目前的角度來說,科技今年依然是大熱門,同時處于被低估的零售也有非常大的機會。我之前已經說過很多次,這幾天茅臺跟五糧液這些消費大股都動起來了,這就是最好的證明。
同時金融依然是重點板塊,消費起來了,房地產穩定了,金融也必定水漲船高。
看懂了這次的方案,你才能看懂未來中國經濟的方向到底在什么地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