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大公報》發表了一篇大膽的銳評——《莫天真,勿糊涂》,獲得了中共中央港澳辦官網的轉載,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有人或許會問,這篇評論究竟為何如此特殊?原來,它直接點名批評了李嘉誠旗下公司與美國貝萊德集團之間涉及巴拿馬運河的交易,而這可不是一宗簡單的商業買賣。
這篇文章中,王俊熙以深刻敏銳的觀點剖析了這樁交易,我們可以從中看到幾點啟示:
第一,這宗交易是在特朗普政府直接對巴拿馬運河歸屬權上向巴拿馬政府施壓,并攻擊中國前提的背景下的。
第二,貝萊德集團的CEO拉里·芬克與特朗普經典的“身邊的朋友”,利益密切。
第三,經過這樁交易,貝萊德集團完全可能會配合美國對華打壓政策,提高中國貨運停靠成本,擠壓中國航運企業份額,影響中國的海外利益。
第四,美國或將以這香港長江和記參與的這樁交易為“范本”,通過政治施壓在全球范圍掀起港口并購,控制世界更多的關鍵港口,并用“長臂管轄”實施打壓手段,讓中國船舶“無處可靠”。再加上美國政府的一項全新行政命令草案,計劃向中國有關船只收取特別停靠費用。必然會對中國的航運、外貿等核心利益造成重大影響。
巴拿馬運河
若真如此,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將面臨新的挑戰,這也大大增加了我們的應對難度。事實證明,李嘉誠的這一舉動被美國智庫解讀為對中國的一次重大勝利,反華政客甚至視其為奪回戰略樞紐的關鍵一步。
對于這些復雜的國際交易,若僅以“市場經濟自由”來看問題,未免天真。將國家安全和商業利益掛鉤,是各國一貫的做法。美國如何控制出口、限制高科技銷售,這些例子可謂層出不窮。巴拿馬運河涉及的可是關乎國家命脈的航運,如若將這輕描淡寫成自由貿易,未免顯得過于天真。
李嘉誠的這項交易,無異于為美國敞開了一個新的操控之門。雖然它本質上是一樁商業交易,但牽扯政治風險的成分太重,而這種風險絕對不能被低估。不妨回顧下《三國演義》里的張松獻地圖,益州失守的故事告訴我們,正是這種“獻策”將自己打入無法收拾的境地。
國內對此也有諸多議論,網友們憤怒的情緒不難理解。他們不僅在指責李嘉誠背著中國與美國合作,還揭露他“捂地不開發”的商業運作手段。殖民地思維與國家利益之間的對抗,終究敵不過社會經濟大局的需要。網友們對待這種不負責任的國際交易所表現出的憤怒完全合理。
李嘉誠父子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又當如何應對?
首先,我們必須把這類涉及國家利益的交易當作戰爭行為一樣對待,強勢維護國家的核心利益。
其次,中國可以學習美國的手段,對這樁交易進行技術性攔截,不讓其輕易完成。在這方面,我們手中可打的牌并不少。
而且,不妨考慮對參與交易的企業制定制裁方案。有人說,李嘉誠現在已經不是中國人了,人家是洋人了,人家有做這個交易的自由,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執行這樁交易的實體正是香港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以及貝萊德集團有不少投資項目在中國,這些也可以成為我們考慮的因素之一。
當前國際環境日趨復雜多變,中國經濟正處于快速穩定發展之中,憑借一代代人的努力拼搏,中國在各行各業都獲得了矚目的成果,正在極力縮小與美歐強國之間的差距。而面對中國的強勢發展,西方發達國家則露出了虛偽的真實面目,從各方面打壓抹黑中國,盡管損人不利己,也依然竭盡全力妄想阻止中國發展。
常有人說科學無國界、技術無國界、體育無國界、商業無國界等等,事實卻是在西方政客眼中,這一切都有國界,都能成為他們手中以此打壓我們的利器,所以一切發展終究只能靠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