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方藍字關注我哦!
2025年3月,國家衛健委發布的《體重管理指導原則》引發全民熱議。
這份細化到“東北鐵鍋燉魚該怎么做更健康”“西北臊子面如何控熱量”的指南,讓很多人不由感慨到,國家這是真的要連體重也要管了?
但實際情況可能是:
國家現在管的不是健康,而是醫保,而是經濟。
換句話說,對于醫保來說,你今天少啃一根雞腿,明天醫保就可能少報銷一塊錢。
俗話說,一胖生百病,肥胖容易引發一系列疾病,比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睡眠呼吸暫停等等,而看病需要花錢,這個錢,醫保是要承擔很大一部分的。
肥胖,看上去是老百姓自己的事。
但在醫保眼里,你胖了,他要為你買單。
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成年人超重率為34.3%,肥胖癥患病率為16.4%,肥胖導致的直接醫療費用, 有研究預測,到 2030 年歸因于超重肥胖的醫療費用可能為 4180 億元人民幣,約占全國醫療費用總額的 21.5%。
跟保險公司免費給投保人送體檢次數一樣,醫保很清楚社會整體肥胖對自己的壓力。
而且說句實話。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一種感受。
自從新冠之后,大家是明顯容易比之前累了,2020年前,做一個工作,就算從早上干到晚上,累歸累,但你沒有明顯的疲勞感,也沒有明顯的想睡覺,但2022年后,干同樣的活,明顯就感覺更容易累了,更容易困了。
當然,肯定也有朋友會覺得這會不會是年齡大了,身體不如從前了。
但問題是,我身邊20多歲的朋友,按理說身體素質應該是往上走的,但幾年過去了,身體素質還下降了。
當然,身體素質下降之后,可能大家覺得是個人的問題,但其實對于我們社會的經濟增長來說,其實是有直接影響的。
舉個例子,40多歲的人,身體好的時候去干那種按件計費的工作,一天他能掙四五百塊錢,但現在同樣的時間,身體變差之后,可能只有兩三百塊錢,他的勞動生產率其實是低了。
而且這種身體變差,對應的還不僅僅是我們個人,而是整個國家,因為健康經濟學里就提到了,一個國家的經濟狀況和這個國家人民的身體素質是正比的,如果國民的身體素質集體下降,那么經濟增速也會跟著下降。
這跟老齡化一樣,當你老了,你沒有力氣干活了,自然就賺不到了更多錢了,而相應的,那就是我們已經沒有足夠的身體素質去支撐我們做更多的工作了,那你和變老了其實沒什么區別。
其實現在國家也意識到了這個事。
之前中學體育課,說是體育課,都是數學課,但你現在再去看,國家對體育課的重視,是前所未有的,現在中學的大趨勢就是大力發展身體素材教育。
為的是什么?
表面上看,是為讓你強身健體。
但清華大學給到的回答是,為祖國健康工作四十年。
這是什么覺悟?
健康工作的本身,有兩層含義,一個是你健康了,你就能繼續為國家出力,創作更多的GDP,維系更多的經濟增長,另一層含義是你健康了,你就不會生病,就不會需要那么多醫保支持,醫保壓力就小了。
所以你現在回過頭來看減肥計劃這個事就好了。
減肥這個事你看上去,看上去只是健康問題,但實際卻是關于醫保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問題。
全文完。既然已經看到這里,請隨手點個贊和“在看”吧。
我們另開設有知識星球,如果你感興趣,可以先加入。
這個是加入星球的二維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